入住3年總結:5個秘訣助你打造乾淨且興旺的家!
更新于:2025-03-26 07:54:22

有人認為一個整潔的家應該是“空無一物”,認為減少物品自然就能保持乾淨。也有人說,一個乾淨的家需要每天不斷地打理。

在我看來,生活本身就是充滿了瑣碎和雜亂,雖然維持家的清潔確實需要精心照料,但更重要的是找到正確的方法。否則,這隻會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一、萬物皆可“藏”

我一直相信,一個整潔的家並不意味著沒有雜物,也無法做到完全空曠。因此,最理想的狀態是學會如何巧妙地隱藏這些物品。

1、玄關

作為進入家門後的首個區域,玄關不僅是家的門面,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住者的生活方式。

試想一下,如果下班回家時面對的是滿地散亂的鞋子,你還能保持良好的心情嗎?家庭氛圍還會和諧幸福嗎?

因此,不要再把日常穿的鞋子和拖鞋隨意擺放在門口了,全部收進鞋櫃里。這樣不僅能讓玄關看起來更加整潔,也能提升回家後的心情。

Ps:即使玄關空間有限,也可以設計出合適的鞋櫃來存放當季所需的鞋子。

2、客餐廳

客廳與餐廳作為家中的主要活動區域,日常用品如水杯、餐具、書籍、零食及玩具等自然不會少。

因此,除了餐廳應配備餐邊櫃外,客廳也應儘可能設置一組收納櫃;可以利用電視牆或沙發牆,甚至陽台空間進行規劃。

Ps:無論是餐邊櫃還是客廳儲物櫃,都建議採用封閉式設計以減少清潔工作量。

3、廚房

廚房也是家中容易積累雜物的地方之一,再加上通常面積較小,所以在裝修時應特別注重收納功能。

例如,可以為廚房設計一個專門放置小家電和其他雜物的高櫃,不必擔心它會佔用檯面空間,入住後你會發現這樣做非常值得。

另外,還可以考慮添加成品置物架來解決大量物品的儲存需求。當然,具體方案還需根據實際廚房大小來決定。

4、雜物間

我認為每個家庭都應該有一個專門的雜物間,相比於普通的儲物櫃,它不僅擁有更強的收納能力,而且沒有太多限制。

因此,條件允許的話一定要設立這樣一個空間,哪怕只有1.5平方米左右就足夠了。

二、避免過度囤積

很多人喜歡囤積各種生活必需品,比如紙巾、洗滌用品、食材等。這種做法雖然能帶來便利並節省開支,但大多數日用品都有保質期,過量購買反而容易造成浪費,並且對家中的儲物空間構成挑戰。

網友@毛豆同學分享道:“我不小心囤了很多廚房調料品,結果發現有些已經過期了。真後悔當初不該貪圖便宜買那麼多。”

所以,請停止盲目囤貨行為吧!即使要儲備也要先檢查現有庫存情況。對於不經常使用的商品,可以選擇小包裝而非大包裝。

三、謹慎接受贈品

幾乎每個人都有點愛佔小便宜的心理,商家們正是利用這一點推出了許多促銷活動。

例如購買傢俱贈送小凳子、枕頭或者鍋具;買奶粉送兒童玩具;化妝品則附贈試用裝等。

然而,大多數免費贈品實際上並不實用,反而會成為生活中的負擔。

網友@大琳ayumi表示:“看到買雞尾酒送杯子我就忍不住想買,即使我不常喝酒也覺得浪費,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因此,培養合理的消費觀念非常重要,不要為了一時的小利益而不斷往家裡添置無用之物。

四、及時歸位物品

大多數家庭之所以顯得淩亂,並不是因為雜物太多或是打掃不夠勤快,而是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脫下來的髒衣服隨手亂扔、用過的工具隨處放置、喝過的杯子散落各處等等。

因此,即使你剛剛整理過房間,也可能因為家人的不良習慣而很快變得雜亂無章。

網友@咪少女壯士抱怨說:“我真的很無奈,每次回家看到老公把我辛苦收拾好的家弄亂就很氣憤。”

所以,養成及時將物品放回原位的習慣至關重要。剛開始可能會覺得困難,但隨著時間推移會發現即使不特意整理也不會感到混亂。

五、定期清理閑置物

節儉是一種美德,但過度節儉或無效節儉卻沒有必要。要知道家裡的雜物堆積並非單一物品所致,而是眾多物品共同作用的結果。

因此,不要總想著某件東西將來可能用得上或者可以送給別人而保留下來。這樣做只會讓家裡越來越亂,存儲空間也越來越緊張。

網友@琪琪秋感歎:“本以為有了雜物間就可以隨心所欲了,沒想到今天整理一番才發現很多東西根本用不上。”

因此,在處理不再需要的物品時一定要果斷。最好定期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減少不必要的東西可以讓生活變得更輕鬆,同時也能使家居環境更加整潔有序。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了,正如我們常說的那樣,乾淨才是一個家最好的狀態。只有當家裡保持清潔整齊時,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輕鬆愉快,家也會越住越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