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代的奇幻類型都有其獨特之處,2000年代的奇幻電影總有一些經久不衰的懷舊元素。雖然20世紀80年代通常被認為是科幻和奇幻電影的突破性時代,但2000年代很可能會被認為是同樣具有影響力的時期。
一些最具代表性的電影系列,如《哈利·波特》和《指環王》,都是在2000年代面世的。而且,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的不僅僅是電影宇宙,獨立電影也同樣成功地創造出了錯綜複雜的世界,讓觀眾可以遁入其中。
誠然,自21世紀初以來,視覺特效和CGI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儘管老作品有過時的地方,但仍富有魅力。這類電影中的佼佼者足以與現今上映的新電影相抗衡,而且看起來仍然令人嘆服。
事實上,2000年代的一些奇幻電影,放在十年後可能會更成功,而且這十年也誕生了一些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奇幻作品。下面回顧2000年代的奇幻電影,讓我們發掘這類電影的潛力。
根據1999年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星塵》比原著更輕鬆、更浪漫,但仍保留了原著的奇思妙想和世界構建。《星塵》的魔法系統不落俗套,其新奇性為敘事留下了實驗的空間。
《星塵》融合了許多偉大奇幻作品的元素,以劍拔弩張的冒險和王子之間的殘酷爭鬥為背景,講述了感人至深的浪漫愛情和自我接納的故事。
查理·考克斯和克雷爾·鄧尼斯在片中飾演特裡斯坦和伊凡,而他們只是《星塵》眾多明星演員中的兩位。影片的幽默感和動作性也在眾演員身上取得了平衡。
羅伯特·德尼羅和蜜雪兒·菲佛傾情飾演諧趣的英雄和反派,為影片增添了不少聲譽和演技。《星塵》在幽默詼諧方面很走心,但這並沒有影響到故事的情感核心,觀眾們始終會為特裡斯坦和伊凡的遭遇而揪心。
本·斯蒂勒主演的第一部《博物館奇妙夜》於2006年度放映,拉開了這個廣受喜愛的電影系列的序幕。雖然影片中的一些幽默有點傻,但斯蒂勒的肢體喜劇和隱藏的情感深度使這部影片溫馨而引人入勝。
儘管影評人沒有立即將這部電影譽為經典奇幻作品,但這個充滿迷人想像力的故事,讓人不由想起童年,想起年輕時最狂野的夢想。
《博物館奇妙夜》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觀眾對它的喜愛也證明了這部電影的長久生命力。接下來的續集進一步擴展了這個故事的構思,本·斯蒂勒飾演拉裡·戴利來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通過一場令人著迷的冒險,進一步了解了藝術的歷史和重要性。
拉裡是《博物館奇妙夜》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他是一個普通人,也是一個偉大的主角,觀眾可以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大魚》是蒂姆·伯頓所有電影中被低估的一部。雖然這部電影充滿魔幻色彩,但它並不像伯頓的其他作品那樣受到哥特式風格的影響。
《大魚》的主旨在於從父母傳給孩子的故事中找出事實與虛構之間的區別。而《大魚》中的角色逐漸意識到,儘管這些奇幻故事並不一定紮根於現實,但其中隱藏著很多真相。
伊萬·麥格雷戈和比利·克魯普飾演愛德華和威爾,這對父子在《大魚》中一直試圖與對方修復關係。他們的父子關係在電影中佔據了中心位置,而伯頓以華麗的佈景和精美的服裝,進一步將觀眾帶入一個不可思議的幻想世界。
無論是愛德華為自己創造的想像世界,還是威爾試圖與他建立聯繫的現實場景,都同樣引人注目,讓想像與現實發生了碰撞。
在所有迪士尼真人童話中,《魔法奇緣》是迄今為止最好的一部。這部電影不僅擁有艾米·亞當斯、派翠克·登普西、詹姆斯·馬斯登和伊迪娜·門澤爾等實力演員,而且完美地融合了幻想與現實的界限,成為了一部大受歡迎的真人動畫混搭電影。
《魔法奇緣》既真誠又感人,同時又調侃了童話類型的套路和弊端,適合所有觀眾,而且經久不衰。
亞當斯飾演的吉賽爾是影片的亮點,她的成長和自我接納的旅程是故事的關鍵部分,並且賦予了敘事深度。因為影片的自我意識和平衡生活中的魔法和現實的主題,上映後幾乎受到了評論界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儘管《魔法奇緣》依然沒能擺脫童話故事的可預測性,但它也從未試圖成為童話故事的反面,而是將這些套路融入到了故事中。
現在再看《鬼媽媽》,更能明白為什麼這部哥特式兒童奇幻動畫不僅在秋季,而且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會大受歡迎。早熟又不被理解的卡洛琳從孤獨中尋求安慰,是一個孩子們和成年人都能共情的完美主人公。
雖然不可否認,《鬼媽媽》的某些部分有些恐怖,但卻也與契合當代年輕觀眾怪異想像力的奇詭風格相得益彰。
雖然大部分定格動畫電影並不是恐怖片,但很多偉大的定格動畫電影都是恐怖片,包括《鬼媽媽》。《鬼媽媽》的奇幻恐怖元素非常適合定格動畫,故事的視覺效果和基調與同樣華麗而神秘的動畫敘事相契合。
影片對2002年出版的原著短篇小說進行了改動,但所有這些改動都是為了在保持故事完整性的同時擴展《鬼媽媽》的世界。
《加勒比海盜:鬼盜船魔咒》最初只是迪士尼樂園中一個深受喜愛的遊樂專案的改編電影,但現在已發展成為影響深遠的系列電影,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第一部電影的遠見卓識。
《加勒比海盜:鬼盜船魔咒》是一部充滿超自然力量的古裝冒險動作片,奧蘭多·布魯姆和凱拉·奈特利之間引人入勝的化學反應為影片增色不少。隨著整個系列的發展,加勒比海盜的世界更加偏向於公海的傳說和神秘主義,但《加勒比海盜》很好地平衡了歷史背景和魔法之間的關係。
很明顯,製片廠和製片人在製作《加勒比海盜》時就已經意識到了它的品牌潛力。雖然該片作為一部獨立的電影經得起當代觀眾的反覆觀看,但它也為未來的系列電影奠定了基礎,巧妙地讓觀眾對隱藏在這個世界背後更深層次的魔法感到驚奇。
《加勒比海盜:鬼盜船魔咒》和原版主題公園一樣,致力於給觀眾帶來一段美好的時光,因此創造出了一部很容易讓人沉醉其中的電影。
當時,阿方索·卡隆被選為《哈利·波特》系列第三部的導演讓人感到意外,但回想起來,他是這份工作的最佳人選。阿方索·卡隆成功地將前兩部電影的年幼純真與之後的黑暗完美地銜接起來。他不僅使《哈利·波特》在時代和基調之間的過渡成為可能,而且還使這部電影成為了系列最佳改編影片。
阿方索·卡隆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中做出的許多風格上的選擇都延續到了後來的作品中,比如對霍格沃茨校園的重新想像,以及對哈利和他的朋友們略顯焦慮的人物塑造。
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原著故事,但毫無疑問,如果沒有這部電影,剩下的電影將會完全不同。雖然《阿茲卡班的囚徒》在整個系列中顯得與眾不同,但這是一件好事,至少讓人過目難忘。
彼得·傑克遜的《指環王》三部曲每一部對整個故事都至關重要。而最後一部完成了整個系列,並將敘事推向了另一個高度。《王者無敵》充滿了動作和悲劇,再加上佛羅多摧毀至尊魔戒之旅的最後高潮時刻,影片一經上映立即被譽為一部定義了奇幻類型的作品。
這部電影在奧斯卡金像獎上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的奇幻電影。這本身就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是一部續集,儘管這三部電影通常被認為是同一個故事的延續。
但是,《王者無敵》在頒獎季中橫掃各大獎項,並不是它作為一部舉足輕重的電影作品被人們銘記的唯一原因。每位演員的表演都展示了這部影片的厚度和重量。此外,傑克遜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展現了人物內心的堅強與脆弱,堪稱完美無瑕。
宮崎駿最偉大的電影《千與千尋》至今仍是吉卜力工作室皇冠上的明珠。該片不僅在頒獎季獲得了大量的讚譽和獎項,而且在電影領域也然具有相當大的現實意義和影響力。
千尋,這個被傳送到靈界的少女,在整個故事中經歷了經典的成長和失去純真的歷程。她在《千與千尋》中充滿想像力的際遇,引起了強烈的情感共鳴,使影片有別於其他的成長故事。
其他動畫作品無法與《千與千尋》相提並論。宮崎駿展示了對動畫媒介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最好地利用動畫媒介來呈現故事情節,很少有其他電影能達到這樣的水準。
《千與千尋》的每一個片段都和諧地令觀眾跟隨千尋融入其中。這部電影的視覺語言令人驚歎且錯綜複雜,每次觀看都會有新的發現。
吉爾莫·德爾·托羅的《潘神的迷宮》不僅是2000年代最優秀的奇幻電影之一,也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奇幻電影之一,永遠不會被遺忘。就像德爾·托羅的所有作品一樣,《潘神的迷宮》中怪物和人類的設計令人驚歎,當然還有他標誌性的實際特效。
《潘神的迷宮》不僅遵循了人們熟悉的黑暗童話的敘事節奏,而且也注入了德爾托羅作品中一貫的政治表達和社會資訊。
《潘神的迷宮》中的利害關係在敘事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讓人切身感受到,幻想的一面就像歷史元素一樣真實。這部電影以20世紀40年代佛朗哥統治下的西班牙為背景,既描寫了革命,同時也聚焦於主人公奧菲利亞在動蕩時期的的成長和騷動。
與所有偉大的同類作品一樣,《潘神的迷宮》讓觀眾自己去判斷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想像的,不管怎樣,故事所傳達的信息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