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奧本海默》
更新于:2025-03-26 06:57:17

《奧本海默》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傳記類電影好看嗎?對於了解歷史、物理以及美國政治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就是饕餮盛宴,幾乎每個人物每個歷史細節都是那麼栩栩如生。對於普通觀眾來講,《奧本海默》顯然有些晦澀且冗長了。

從內容上看,《奧本海默》類似《薩利機長》,你以為是講“哈德遜河奇跡”的,結果故事主題卻是英雄落淚和聽證會。你以為《奧本海默》是講奧本海默怎麼造出第一顆原子彈的,實際上大部分故事圍繞的重點也是一次聽證會。

一、正方和反方都是誰?

《奧本海默》的男一號“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當然是正方,但他這個正方卻不一定非常正,影片沒有迴避他年輕時試圖用毒蘋果毒死導師的黑歷史,也沒有迴避他婚內出軌的醜聞,在聽證會上奧本海默當著妻子面承認出軌那段戲相當精彩,讓人想到了克總統。

奧本海默在對待朋友時也存在很多缺點,影片統統沒有刻意迴避,因為歷史上的奧本海默就是有些精分的人(年輕時得過精神病),天才和天真在他身上非常明顯。

雖然奧本海默在為人上有諸多缺點,但他總體上是一個正直的人,這一點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認,因為他雖然領導了曼哈頓工程造出了原子彈,但他就是正面角色。

反一號則是小羅伯特·唐尼飾演的路易士·斯特勞斯,時任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這個角色在影片中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曼哈頓工程的另一位功臣,馬特·達蒙飾演的格羅夫斯將軍。

斯特勞斯對奧本海默的偏見、誣陷和迫害,一部分來自政見不同,另一部分來自羡慕嫉妒,還有一部分則來自個人恩怨,奧本海默曾經在出口同位素的聽證會上毫不留情嘲諷了斯特勞斯,這讓他丟了大臉。

參與迫害奧本海默的人從上到下有很多,艾森豪威爾和FBI胡佛在背後,而親自布置參與整個計劃的人就是斯特勞斯,因此這個角色是《奧本海默》中不折不扣的反派。

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湖邊那場戲裡,奧本海默和愛因斯坦進行了一次非常深刻且沉重的簡短對話,涉及人類、地球和科學家。但斯特勞斯卻以為那兩位偉大的科學家在說他的壞話,小醜的形象淋漓盡致。

二、三時空敘事

打亂時空敘事或多時空敘事一直是諾蘭的看家法寶,《奧本海默》依然如此。整部電影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時空,一個從奧本海默在劍橋上學開始一直到他領導曼哈頓工程最後到晚年被授予費米獎,這是奧本海默的個人線性傳記。

第二個是1954年奧本海默接受斯特勞斯組織的格雷委員會聽證,多位奧本海默生命中的朋友、戰友和同事前來作證。

第三個是1959年路易士·斯特勞斯接受參議會聽證,也就是揭露斯特勞斯如何迫害奧本海默的多場戲。

這三個時空的故事互相交叉講述,用影片畫面的顏色作為區分,對於不熟悉這段歷史和眾多歷史人物的觀眾來說,這個敘事方法簡直就像噩夢,尤其對於臉盲觀眾來說更是難熬,這也是為什麼影院里有觀眾睡著的原因。

三、造原子彈的過程

相信有很多人都是衝著奧本海默“原子彈之父”的名頭看這部電影的,關注的重點也是原子彈是如何造出來的,當然,如果再有原子彈投放到廣島長崎的過程,相信觀眾會更愛看。

但是,可能有些觀眾會失望了,整部《奧本海默》里關於曼哈頓工程的戲份並不是特別多,佔比甚至還不如格雷委員會聽證會,因為造原子彈本身就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就像《薩利機長》里哈德遜河奇跡也不是重點一樣。

而且,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過程按理說應該是影片高潮點,但卻出現在了影片中段,也沒有進行細節上的精雕細琢,至於胖子和小男孩的生產投放過程更是一筆帶過。

所以,想看怎麼造原子彈和怎麼轟炸廣島長崎的觀眾看了《奧本海默》之後可能會有些失望,沒辦法,本身《奧本海默》的故事重點就不是這個。

四、奧本海默事件

《奧本海默》真正的故事核心是奧本海默事件,也就是奧本海默如何從一位國家英雄變成被審判的危險分子的,雖然格雷委員會的聽證會只是聽證,但對於奧本海默來說,這其實就相當於一次斯特勞斯試圖讓他身敗名裂的審判。

斯特勞斯策劃這次聽證會的表面目的是為了讓奧本海默辭職,這是艾森豪威爾樂意看見的。深層目的是取消奧本海默的安全特許權,因為奧本海默得罪了軍方高層,這是美國空軍和FBI胡佛樂意看見的。再深一點的目的則是斯特勞斯和奧本海默的個人恩怨,也就是公報私仇。

為了達到目的,斯特勞斯組織了一個針對奧本海默的小團隊,給奧本海默羅織了三個嫌疑罪名:左傾、反對研製氫彈、蘇聯間諜。當然,這三個罪名並非憑空捏造,奧本海默在歷史上確實左傾,他和美共來往非常密切,他的摯友、妻子、情人、弟弟和弟媳都是美**員,他甚至還給美共捐款。

奧本海默出於對人類前途的考慮試圖維護核平衡,他反對研製威力更大的氫彈,但這個反對意見是三個罪名里最不受重視的,當時美國科學界反對研製氫彈的科學家大有人在,奧本海默只是其中之一。

奧本海默在曼哈頓工程籌備和進行當中確實接觸過蘇聯間諜,他的摯友也曾希望他能將原子彈的資料交給蘇聯,事實上科學界有傳聞認為蘇聯的原子彈里有奧本海默的功勞,蘇聯的原子彈和胖子幾乎是雙胞胎。

由於三個罪名都不是憑空捏造,這也讓整部電影陷入一種非常複雜的文字遊戲當中,而奧本海默則成了被陰謀迫害的失敗者。

五、雙重主題

《奧本海默》的主題到底什麼?其實臺詞裡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二戰勝利后,美國總統杜魯門召見奧本海默,此時的奧本海默還在為兩顆原子彈造成的巨大傷亡有些負罪感,他認為自己雙手沾滿了鮮血。杜魯門說了一句話:你以為日本人會記住誰造了原子彈?他們只會記住是誰投了,做出這個決定的人,是我。

政治服務於經濟,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科學家在戰爭中相當於士兵。影片開始階段,奧本海默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湖邊見到了愛因斯坦,他們倆聊了幾句,談話內容是什麼,這個懸念一直到影片末尾才揭曉。

奧本海默:“我們認為我們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從而毀了世界”(之前奧本海默曾擔心核裂變無法控制,一旦啟動會燒掉整個大氣層,愛因斯坦告訴他不會),原子彈成為現實后,奧本海默告訴愛因斯坦:我相信我們做到了(毀滅世界)。這句話一語雙關,明白無誤說出了奧本海默對核武器失控的擔憂,這是科學家的倫理思考,適用於整個科學界。

愛因斯坦叮囑奧本海默的話則預示了他的未來:當他們(政客)折磨夠你之後,就會頒獎給你,好像在原諒你的樣子,但其實這些舉動都只是為了他們自己。這是科學家們的宿命,在科學領域他們是探索未來和解決問題的明燈,在現實領域他們則是工具人。

《奧本海默》這部電影看似在講奧本海默的個人故事,實際上表達的主題是科學家們的奮鬥、掙扎、反思和宿命。只需要讀懂奧本海默和愛因斯坦的對話臺詞,你就看懂了整部《奧本海默》。

地球邊緣的蔚藍挑戰
地球邊緣的蔚藍挑戰
2025-03-26 11:35:40
高考飲食指南
高考飲食指南
2025-04-06 03:42:29
漢堡的家常做法
漢堡的家常做法
2025-04-06 05: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