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候要蓋好肚子,不然會著涼!”
這句話,是刻在我們每個中華兒女DNA裡的叮囑。
從小到大,要是睡覺時被媽媽發現沒蓋肚子,很可能你會聽到:
睡覺不蓋肚皮,
你就等著肚子疼/竄稀/感冒吧!
那麼,
為啥我們對蓋肚子的執念那麼深呢?
睡覺時候不蓋肚子,
真的會“竄稀”嗎?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蓋肚子可能是為了保護這個部位
我們睡覺時習慣蓋肚子,潛意識裡可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肚臍。
肚臍,算得上是人體的第一道疤痕。
胎兒分娩出后,醫生將臍帶剪斷,肚子上殘餘的臍帶會慢慢變得乾癟黝黑,並在幾天到幾周內自行脫落。
肚臍,雖然“平平無奇”,沒啥特別的功能,但它的構造確實有點特殊。
首先,肚臍真的很薄!
它幾乎緊挨著腹膜(腹腔中的一層黏膜,主要由間皮細胞構成),而腹膜又包著內臟。腹膜是大量神經末梢聚集的地方,因此對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用力摳肚臍的時候,會有種奇怪的“肉中刺”的感覺,有的人摳肚臍的時候,尿道還會有刺痛感。
這是因為戳肚臍,會刺激到壁腹膜(腹膜外層),壁腹膜的感覺神經纖維會將刺激傳向給脊髓,而這部分脊髓可能也接收來自膀胱和尿道的信號。
如此“敏感”的肚臍,自然是要小心呵護,所以我們對蓋肚子有執念可能的一個原因就是要好好保護肚臍——這個紀念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印章”。
不蓋肚臍真的會著涼?
難道媽媽說的話真有道理,不蓋肚子真會著涼,讓你感冒生病?
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肚臍雖然相對而言比較薄,但它也是封閉的,將腹腔臟器與外界完全隔離開,所以“風”自然是進不來的。
而感冒或者拉肚子,這些所謂著涼以後的癥狀,一般都是由病毒或者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胃腸道感染。而病毒或者細菌一般都是經口、鼻進入體內,肚臍表示不背這鍋!
那為啥那麼多人不蓋肚臍,醒來以後會“竄稀”呢?
其實,這是因為冷刺激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導致腹瀉的癥狀。
也就是說,如果只蓋肚臍那塊,露出肚子其他部位,可能也一樣會拉肚子。(勸你不要輕易嘗試)
肚子咕嚕叫,可能寒氣太重了
排除饑餓情況,如果肚子經常咕嚕叫,且位置位於下腹部,叫做“腸鳴”(同時伴有腹脹)。
現代醫學認為,腸管蠕動時,腸腔內氣體、液體隨之流動,會產生斷續的氣過水聲,即“腸鳴音”,一般每分鐘4—5次。
腸鳴音增強,就會聽到咕嚕叫的聲音,常見於腸道功能紊亂、腸道內容物(如消化道出血)刺激、腸道炎症、早期腸梗阻,甚至腫瘤引起的腸道管腔狹窄。
中醫認為,腹脹腸鳴的產生病因多為“寒”和“氣”。
寒
寒氣重,水汽多,氣從水中過,就會引發響聲。
寒邪有外寒和內寒之分,外寒寒邪直中,內寒脾胃陽虛。比如,夏天貪涼飲冷,腸胃受不了就會凍得“打哆嗦”,隨之招來腹痛。
氣
氣的原因多為“氣滯”和“氣虛”。
老年人多因“氣虛”,中氣不足,脾胃運化無力,常出現體倦乏力、小腹下墜、腸鳴腹脹腹瀉。
還有一些人,脾氣急躁,抑鬱煩悶,屬“肝鬱氣滯”,更容易出現腹脹腸鳴,有時感覺放個屁會舒服很多。這在臨床上多稱為“肝氣犯脾” “肝脾不和”。
3招讓肚子暖一點
天越熱越要注意讓肚子“熱一點”,以調和脾胃、溫潤五臟。
1按摩
按揉腹部一般選擇在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
具體方法:排空小便,仰臥位,雙膝屈曲,雙手搓熱,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先順時針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揉50次。
提醒:腹部有腫瘤者不宜使用此法,以防癌細胞擴散或出血。
2食療
將姜切成薄片或細絲,做成薑湯薑粥,如生薑紅棗粥(生薑絲15克,紅棗5表,粳米100克),對緩解夏季腹部寒涼、食欲不振等症状效果很好。
除生薑外,山藥、大米、小米、糯米、豇豆、香菇、桂圓等也具有暖胃散寒的功效。
提醒:面色偏紅、口乾舌燥等陰虛內熱人群不宜使用此法。
3艾灸
艾草是中藥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條經絡的藥物,艾灸能通過燃燒艾草,產生熱力溫通經絡、驅寒除濕等。
推薦兩種艾灸的方法:
1.溫和灸
取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神闕(即肚臍)、天樞(肚臍旁2寸處)等穴位,將艾條點燃懸於距皮膚2—3釐米處,每次20—30分鐘,每日1次,以灸后皮膚紅暈不起泡為宜。
2.隔姜灸
將鮮生薑橫切成直徑2—3釐米、厚度0.2—0.3厘米的薄片,用針刺幾個小孔,置於神闕、中脘、天樞等部位,將艾條點燃懸於薑片上方2—3釐米處,每次20—30分鐘,每日1次,以皮膚溫熱為宜。
提醒:在家做艾灸前,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並在指導下完成,操作過程中,要謹防燙傷,火力以能耐受為度。
肚子受寒記住一個保健方法
腹部不小心受寒了,會出現很多癥狀,首先就是肚子脹疼。
如果沒有做好腹部保暖或者夏天老愛吃冰涼食物,寒邪會傷到脾陽,出現肚子脹疼、怕冷、一吃涼的就加重的情況,這種可以參考使用附子理中丸。
還有一種情況,因為胃是多氣多血之腑,所以受了寒邪,還容易影響脾胃的氣機,脾胃氣滯會出現身體乏力、小腹墜脹、腸鳴音增多、腹脹腹瀉、放屁增多的情況,這種可以參考使用氣滯胃痛顆粒。
除了應對腹部受寒帶來的不適,不妨學會一個簡單的日常保健方法。
具體做法
兩手重疊,按於肚臍,適度用力,同時保持呼吸自然,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
對於平日缺乏鍛煉的人群,建議在閒暇時間或散步時雙手掌交替拍打(頻率為每秒鐘一次)中下腹部20分鐘,有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
蓋肚子可以讓你睡得更香!
其實,不管是出於本能也好,還是保護腸胃不受刺激,蓋肚子還有一個終極原因,那就是——
蓋被子,可以讓你睡得更香!
不僅如此,越厚的被子效果越好。這可不是什麼民間傳言或者心理作用,而是被正兒八經地科學驗證過的!
瑞典的一項小型實驗發現,與蓋薄被子(約為體重的2.4%)睡覺的人相比,在入睡前一小時蓋厚被子(約為體重的12%)的人體內褪黑素水準存在明顯區別, 蓋厚被子的人唾液中褪黑素濃度增幅更大。
褪黑素,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一種由腦松果體分泌的睡眠激素,類似於晝夜節律的“遙控器”,當褪黑素濃度增加時,人體相當於進入“夜間模式”,更容易入睡。
那麼,為啥蓋厚被子還能促進褪黑素分泌呢?
研究人員給出的一種可能的原因是,這與厚被子帶來的“壓力”有關。被子的重力會啟動人的皮膚感覺傳入神經,刺激大腦的松果體,使得褪黑素分泌增加。
不僅如此,厚被子可能還有緩解焦慮、讓人睡前心理情緒更加平和的效果,從而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
且慢,被子也不是越厚越好。
在瑞典的實驗中,結果顯示7千克的被子對睡眠品質最好,不過畢竟參與人數有限,結論不一定完全準確,畢竟14斤的被子也不是每個人都承受得住。
那到底多重的被子可以達到厚被子的效果呢?
答案可能要讓你失望了,這確實得因人而異。咱們選厚被子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重來,一般為體重的7%—12%為宜。
當然,也別一味地追求厚被子。蓋太厚的被子容易產生太強的壓迫感,反而讓人不適,而且太厚的被子不透氣又熱,會讓我們代謝加快,容易出汗,睡得不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