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小型研究表明,40多歲和60多歲的人會經歷相當大的生理變化,這些變化可能與年齡相關的疾病有關。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人體在整個成年期並不是以恆定的速度衰老的,相反,它在44歲到60歲之間急劇加速。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8月14日的《自然衰老》雜誌上,研究人員對成年人體內1.1萬多個分子進行了長期測量,結果顯示,81%的分子在這兩個年齡段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種類型的衰老研究側重於追蹤“生物年齡”,它指的是一生中身體發生的變化,影響蛋白質、代謝物和基因活性。這個概念不同於人們每年慶祝生日的“實足年齡”。
發現中年生物衰老在兩個時間點加速,可以説明研究人員理解為什麼某些疾病的風險隨著實際年齡的增長而時斷時續地增加。例如,在40至59歲的人群中,大約6.5%的人患有冠狀動脈疾病,但在60至79歲的人群中,患病率急剧上升至19.8%。
在這項研究中,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108名不同種族背景的參與者,年齡從25歲到75歲不等。科學家們每隔3到6個月就會收集參與者的血液樣本,持續數年 —— 總共大約7年 —— 以評估基因活性和血糖水準等不同因素是如何隨時間變化的。
在44歲到60歲之間發生變化的許多因素都與心臟健康有關。例如,一種與動脈粥樣硬化或動脈斑塊形成有關的蛋白質,在參與者四六十歲時的血液中有所增加。這些年齡組的人代謝咖啡因和酒精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咖啡因會暫時升高血壓,而酒精會先降低血壓,後升高血壓。
在這兩個年齡段,人體制造降低“壞”胆固醇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途径也在减弱。
雖然這項研究與心血管健康的多重聯繫只是相關的,但它們指出了心臟病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更常見的潛在原因。
除了心臟健康之外,參與者的血糖水準在40多歲和60多歲時達到峰值,這可能與年齡相關的2型糖尿病有關。
科學家們還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年齡段的身體化學物質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而且這項研究也沒有考慮到飲食或運動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起的作用。
墨西哥國家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衰老的Juan Carlos Verján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他指出,“我認為,60年的拐點可能更多地是由於炎症。”例如,60歲以上的參與者在血液中積累了抗氧化酶。這些酶可以中和炎症的化學觸發因素,並表明炎症可能在這個年齡段積聚。
44歲時的衰老加速也與一些女性開始進入圍絕經期的時間相吻合。然而,“我們發現女性和男性的觸發時間點是相同的”,這表明性別特異性的荷爾蒙變化並不是加速衰老的原因,研究報告的合著者、現就職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計算生物學家沈曉濤(音譯)說。因此,“應該有另一個原因導致男性和女性發生同樣的變化。”這個共同的因素是什麼仍然是個謎。
這項研究的局限性在於,參與者的年齡從25歲到75歲不等,因此研究人員無法評估在生命中其他關鍵時刻(如青春期或高齡)發生的重大變化。來自加州的108名參與者的小樣本是另一個限制,因為該小組不太可能代表全球所有人。
一般來說,“加州人的健康壽命很長,”Verján說。他提出,研究人員也可以在人們平均壽命較短的地方探索衰老問題。
研究小組關注的是血液中分子的變化,但這並不一定反映出體內所有器官的變化。“有幾篇論文提到衰老與組織有關,”Verján說,而不僅僅是與血液中的因素有關。例如,一份出版物發現,對一些人來說,心臟衰老得最快,而對另一些人來說,衰老得最快的是腎臟。
沈曉濤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些與年齡相關疾病發生時間相關的變化,但他們仍然需要確認這些因素之間的因果關係。換句話說,在血液中看到的變化是否真的導致了疾病,或者它們更多的是衰老過程的副產品?
沈教授說:“動物實驗是我們研究衰老出現兩個峰值的原因的一個很好的選擇。Verján推測表觀遺傳變化可能會導致這些戲劇性的轉變,這些變化可以改變基因的活性,而不改變其潛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