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戒糖,醫生研究發現,吃甜食,老人會更健康?是真的假的?
更新于:2025-03-26 06:28:30

奶奶今年78歲了,退休前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她性格溫和,待人熱情,退休後的生活充實而愜意。

每天清晨,李奶奶都會在小區里散步,看著花草樹木,呼吸新鮮空氣;

散步歸來,一碗熱騰騰的小米粥,配上自製的酸甜可口的蜜餞,是她一天的開始。

蜜餞是李奶奶的最愛,酸甜適中,軟硬適度,每次吃上一口,總能讓她感到無比的滿足和愉悅。

這個愛好,她已經維持了幾十年。

最近,李奶奶的女兒李梅有些擔心了。

她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說糖對老年人的健康不利,吃甜食可能引發糖尿病、肥胖等問題。

李梅開始勸說母親少吃甜食,甚至不要再做蜜餞了。

奶奶聽後很是疑惑,她吃了一輩子的蜜餞,身體一直很好。

難道真的要就此與心愛的蜜餞"分手"嗎?甜食真的會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嗎?

糖和甜食

糖,作為一種天然或人工製成的甜味劑,在人類的飲食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從普通的白砂糖、紅糖,到功能性的低聚糖、糖醇,再到天然的蜂蜜、甘蔗汁,糖的種類和來源非常多樣化。

甜食則是以糖為主要原料製成的食品,涵蓋了蛋糕、餅乾、霜淇淋、巧克力等各種美味。

糖和甜食不僅提供能量,還能夠增強食物的風味、改善口感、延長保質期。

適量攝入糖,有助於提高食慾、緩解疲勞、促進消化吸收等。

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各項生理機能逐漸衰退,食慾減退,適當食用一些甜食,可以刺激味蕾,增加進食的愉悅感,從而提高生活品質。

糖和甜食在給人們帶來享受的同時,其與健康的關係也備受關注。

過量攝入糖分,尤其是添加糖,被認為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密切相關。

那麼,對於身體機能相對脆弱的老年人來說,吃甜食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開展了大量關於糖和老年人健康關係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適度食用甜食,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能存在一定的益處。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適量食用含糖食品,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記憶力和認知功能。

這可能是因為糖能夠為大腦提供能量,促進神經遞質的合成和釋放。另一項發表在《營養學雜誌》上的研究指出,適當攝入糖,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抑鬱風險。

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與食用甜食時大腦釋放多巴胺、血清素等"快樂物質"有關,從而起到舒緩情緒的作用。

不過,這些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老年人可以肆無忌憚地食用糖和甜食。

事實上,多項研究表明,過量攝入糖分,尤其是添加糖,反而可能損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高糖飲食與老年人認知功能下降和失智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長期高糖飲食,還可能導致老年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問題的發生或惡化。

由此可見,糖和甜食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把握好"度"。

那麼,老年人如何才能在享受甜食帶來的愉悅的同時,又不損害身體健康呢?

這就需要從選擇甜食的種類、控制攝入量等方面來著手。

糖和老年人健康

老年人在選擇甜食時,應該盡量選擇天然、健康的甜食來源,如新鮮水果、蔬菜、全穀物等。

這些食物不僅含有天然的糖分,還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有益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

相比之下,精製的甜點、甜飲料等高糖食品,往往缺乏其他營養素,熱量密度高,長期大量食用反而可能帶來健康隱患。

在控制糖和甜食攝入量方面,老年人應該遵循"三低一高"的原則,即低糖、低脂、低鹽,高纖維。

具體來說,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不宜超過50克,佔總熱量的10%以下。

同時,要注意隱性糖的攝入,如含糖飲料、果汁、醬料等。

另外,老年人還要根據自身的健康情況,如是否患有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來調整糖和甜食的攝入量,必要時可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

除了食物選擇和攝入量控制,老年人還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定期體檢、合理運動、保證睡眠等,這些都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提高機體的調節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糖和甜食可能帶來的影響。

事實上,目前學界對於糖和老年人健康的關係,仍然存在一些爭議。

一些研究認為,糖對老年人的認知、情緒等可能存在一定的益處,但也有研究指出,過量攝入糖分反而可能損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這提示我們,在看待糖和甜食與老年人健康的關係時,不能簡單地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斷,而應該辯證地看待,全面權衡其利弊。

適度食用糖和甜食,選擇健康的甜食來源,控制攝入量,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維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過量、長期食用高糖食品,則可能帶來肥胖、糖尿病、認知衰退等健康風險。

因此,老年人及其家屬應該提高對糖和甜食的認識,學會科學、理性地對待甜食,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要兼顧身體健康。

當然,老年人的飲食健康不能僅僅局限於糖和甜食,還需要從整體出發,做到平衡飲食、葷素搭配,多吃蔬果、全穀物、低脂蛋白質等,少吃高脂肪、高鹽分的食物。

同時,要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適量運動,定期體檢,這樣才能全面呵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如何健康食用糖和甜食

老年人在食用糖和甜食時,需要特別注意一些事項,以避免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要控制甜食的攝入頻率和分量。

可以適當享受甜食帶來的愉悅,但不宜過於頻繁,每天最好不超過1-2次。

同時,要注意甜食的分量,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

一塊小蛋糕、一小杯霜淇淋就足夠了,不要大塊大塊地吃。

老年人要學會選擇健康的甜食。盡量選擇天然、新鮮的水果作為甜食來源,如蘋果、梨、桃等,既能滿足味蕾又能提供多種營養素。

如果食用甜點,可以選擇脂肪含量較低、添加糖較少的種類,如全麥餅乾、優酪乳等。

對於一些高糖分、高脂肪的甜食,如蛋糕、巧克力等,要盡量少吃,或選擇小包裝、小份量的產品。

老年人要學會看懂食品標籤,瞭解甜食的糖含量和熱量資訊。許多加工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添加糖,但並不一定"甜"。

因此,老年人在選購食品時,要仔細查看配料表,注意"糖、蔗糖、葡萄糖、果葡糖漿"等名稱,它們都是添加糖的代名詞。

圖片上傳處理中...

同時,還要瞭解食品的熱量資訊,避免攝入過多。

此外,老年人還要注意甜食的食用時機和搭配。

最好在一天中的活動高峰期,如上午10點或下午2-3點食用甜食,以提供能量需求。

在晚餐后或臨睡前食用甜食,則可能影響夜間的睡眠品質,還可能導致早晨起床時血糖過高。

在搭配方面,可以將甜食與一些富含蛋白質、纖維素的食物一起食用,如牛奶、優酪乳、堅果等,這樣可以延緩糖分吸收,減少血糖波動。

對於一些特殊的老年群體,如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糖和甜食方面要格外小心。

他們需要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嚴格控制糖的攝入量,選擇低糖或無糖的食品,並密切監測血糖變化。

對於肥胖或超重的老年人,也需要特別控制甜食的攝入,以防止體重進一步增加,加重健康負擔。

老年人食用糖和甜食需要把握"適度"二字,在享受味蕾愉悅的同時,更要注重健康,學會選擇健康的甜食,控制攝入量,並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只有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健康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老年人才能在晚年生活中享受甜蜜,同時收穫健康。

這需要提高全社會的健康意識,加強對老年人飲食健康的關注和呵護。

醫療機構可以開展老年人飲食健康教育,普及相關知識;

食品企業可以研發生產更多健康、營養的甜食產品;

老年人家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只有多方攜手,共同營造一個有利於老年人健康的社會環境,才能讓老年人安享美味,健康品嘗人生的"甜頭"。

結語

糖和甜食,這些美味的存在,為人生增添了無數的歡愉時光。

對於老年人而言,適度享受甜蜜,不僅是生活的調味劑,更是健康的助推器。

只是,在品嘗的同時,也要學會舌尖上的"平衡術",讓甜蜜與健康相得益彰。

選擇天然、新鮮的甜食,控制攝入的頻率和分量,養成良好的飲食搭配習慣……這些看似簡單的小貼士,卻是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鑰匙。

在追求味蕾滿足的同時,更要傾聽身體的需求,用智慧和節制,去調配一份專屬於自己的"養生甜點"。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