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三多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歷時七年製作的紀錄片《海雲阿姨》,將於3月23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紀錄頻道(CCTV-9)晚間22點《紀錄影院》欄目首播。作為千萬個家政從業人員中的“滄海一粟”,片中主人公海雲阿姨的成長經歷和故事,不僅僅是她自己的“奇跡”,更是當今中國快速發展的時代註腳,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奇跡”。該片還將於3月24日在央視頻、愛奇藝同步上線。
2014年元旦,拍攝團隊開始了對“阿姨”的拍攝。紀錄片的拍攝,尤其是跟蹤拍攝類的紀錄片,哪有一帆風順?當拍攝團隊面對那次元旦迎新年會上1000多位阿姨的時候,除了驚歎之外,更多的還有“無從下手”。在此後的三年時間里,團隊和阿姨們逐漸熟絡起來。而在此期間,拍攝團隊要尋找的“主人公”也終於出現了。
作為紀錄片《海雲阿姨》的主人公,1972年出生的海雲,在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時候,就面臨著人生的重大轉變。從曾經穩定的企業職工,一夜之間成為一無所有的人,海雲卻並沒有被命運擊倒。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她,選擇了帶著兒子離開故土,在異鄉找尋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海雲也曾迷茫,她除了會看孩子還有什麼其他謀生的本事嗎?北京這座燈火輝煌的城市會接納她嗎?
於是,她開始踏入了門檻看起來很低的家政服務業。而這一步的邁進,也讓她走進了一個她此前從未設想過的未來。
紀錄片《海雲阿姨》將鏡頭聚焦在海雲這位從內蒙古到北京謀生的“北漂”身上,用平實、冷靜的鏡頭,真實客觀地呈現出海雲從初到北京蝸居“違建”到安居自購溫馨“小窩”的歷程,也記錄下她從“家政小白”成為“金牌月嫂”的華麗蛻變。
在記錄過程中,創作團隊沒有刻意營造矛盾衝突,而是將海雲在從事“月嫂”服務過程中的點滴經歷、在僱主的幫助下學習成長的溫情故事、在日常生活中與兒子的糾葛牽絆、在平日里與其他阿姨們的互幫互助等諸多細節故事一一收錄其中,以近乎白描似的拍攝手法,呈現出一個生動親切、感人至深、鮮活立體的“金牌月嫂”。
在這部紀錄片中,觀眾將跟隨攝像機的鏡頭,跟隨著海雲阿姨的腳步,輾轉奔波在北京的居民社區,穿梭在內蒙古的大街小巷,走進她服務的諸多家庭,也走進她的生活和內心世界,瞭解當下中國“阿姨”這個行業的新鮮發展,了解“月嫂”這個行業的發展現狀。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該片總導演李晉雄表示,海雲的故事恰恰彰顯了中國改革開放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給個人發展的巨大機會。
紀錄片《海雲阿姨》用一個“海雲”所呈現的,不僅是海雲這樣的普通家政服務人員在當下時代的生存現狀,更反映出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進程中的今天,近3000萬家政服務人員的生活現狀,映射出當今中國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