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最強年報拆解:整個 AI “陽謀”的成功。
作者 | 邇言
編輯 | 志豪
新能源業務全面盈利!吉利史上最強年報如何造就?
車東西 3 月 24 日消息,日前,吉利交出了一份堪稱“現象級”的車企年報,營收、淨利潤創下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2024 年吉利汽車總營收達 2402 億元,同比增長 34%,首次突破 2400 億元大關,日均入帳 6.6 億。
而更引人注意的,則是吉利的凈利潤增速遠超營收。2024 年,吉利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達到 166 億元,同比激增 213%。而這還是在吉利汽車研發投入首破百億的情況下實現的。
2024 年,吉利研發投入達 159 億元,同比增長 13%。並且,吉利集團全年的現金儲備也極為充裕,淨現金水準上升 40% 至 398 億元,創歷史新高。
▲吉利 2024 全年業績
一系列亮眼的財報數據,主要還是得益於汽車銷量的增長。
過去一年,吉利汽車累計銷售 217.7 萬輛汽車,同比增長 32%,超額完成 200 萬輛年銷目標,而吉利也是去年少有的上調年銷目標的車企。
這些還只是表像,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在業績會上指出了吉利這份財報最具含金量的三大方面。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桂生悅
第一,2024 年吉利新能源銷售佔比近 50%,銷售總量上升到中國第二,創歷史新高,全面超越新勢力及正在新能源轉型的其他車企。
第二,2024 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板塊已經開始實現全面盈利,新能源轉型取得初步成功。
第三,無論是高端豪華的極氪、全面向寬的領克還是面向大眾的銀河及中國星系列都具有強大的競爭力,且具備盈利能力,跟上了中國汽車發展的節奏。
業績創新高,銷量一路“開掛”,吉利今年更是立下了巨集偉目標:衝刺年銷 271 萬輛,新能源目標銷售 150 萬輛。
交出“史上最強年報”的吉利,既讓人驚歎於它的規模擴張速度,又忍不住讓人想扒開光鮮數據,看下背後的門道。
燃油車大盤高增長 新能源轉型成果豐碩
吉利最強年報從何而來?燃油基本盤穩增,新能源轉型迅猛是吉利業績飆漲的直接原因。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4 年國內汽車市場中,燃油車型市佔率依舊佔據近 6 成,這也意味著燃油車的主導地位,仍未改變。
而吉利是國內堅定油電並行且實現均衡發展的代表車企。
▲吉利新能源及燃油車銷量均同比增長
2024 年,吉利汽車的 217.7 萬輛的銷量中,燃油車銷量達到 128.9 萬輛,成為燃油車國內銷量自主品牌第一。
吉利汽車集團 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淦家閱表示,吉利的燃油車板塊不僅不會收縮,還會繼續加強。公司會聚焦產品,打造爆款,同時加速燃油車產品的智慧化、網聯化,堅持“國內國際雙迴圈”進行全球渠道建設。
▲吉利汽車集團 CEO 淦家閱
在燃油車基本盤穩定,甚至是高增長的背景下,吉利主動加快新能源汽車轉型。
2024 年,吉利汽車集團新能源車累計銷量超 88.8 萬輛,同比增長約 92%,實現了爆髮式增長,其中吉利銀河、極氪品牌更是實現了全年銷量超 8 成的同比增長,分別突破 49、22 萬輛。
吉利能夠實現這些突破,背後是吉利在《台州宣言》統一集團共識後,果斷調整對內部龐雜的業務和品牌的結果。
2024 年 9 月,吉利汽車創始人、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台州提出了一份邏輯嚴密、極為務實的新能源轉型藍圖。此後,幾何、翼真汽車先後併入銀河,極氪領克也完成戰略整合,並訂立未來兩年之內年銷百萬輛的目標。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而一系列調整也推動吉利旗下汽車品牌形成了強大市場合力,吉利也進入了新能源高速發展期。
整個 AI 佈局大豐收
打造大象轉身的“吉利樣本”
隨著全球智慧汽車產業加速發展,高階智駕技術快速普及,中國車企面臨的汽車智慧化競爭已從堆硬體、拼算力,轉向涵蓋技術整合、成本控制與規模化、生態協同與全球化佈局的體系化競爭階段。
在電動化上半場,吉利已經站在了第一梯隊,而在智能化下半場,吉利在 AI 的加持下,走出了一條體系化的道路。
2021 年,吉利發佈了“智能吉利 2025 ”戰略,通過大算力、大數據、大模型、衛星互聯網等科技新基建,打造一張“智慧科技生態網”。
▲吉利汽車智慧吉利 2025 戰略
4 年後,吉利也迎來收穫期,成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 AI 智慧化佈局的車企。
▲吉利完成全域 AI 智能化佈局
如何理解吉利完成全域 AI 智能化佈局?
高階智駕層面,本月初,吉利推出統一智駕解決方案“千里浩瀚”,一口氣發佈了 H1-H9 5 大智駕方案,通過 5 個梯度釋放技術紅利,這樣既避免了技術過剩,又通過規模效應分攤成本,讓高階智駕覆蓋更多車型。
智慧座艙方面,吉利正在打造生態與整車之間的協同和賦能,不僅拓展在車載晶片、手機等方面的生態佈局,吉利還開發未來出行星座在軌衛星,實現對智駕系統全天候、全球無縫的輔助。
▲吉利未來出行星座
這樣不僅為使用者提供了即時可靠的通信支援,也保障了車輛在複雜情況下的安全高效運行,這一套打法也和特斯拉 FSD+ 星鏈的戰略不謀而合。
除此之外,在架構、動力、底盤、座艙等智能汽車全域,吉利使用 AI 對產品研發、生產、售後服務等全鏈路環節進行了全覆蓋。
▲智能吉利 2025 戰略收官
這也意味著,吉利參與車企智能化競爭的思路不是把智能駕駛、智慧座艙分別做好,而是用 AI 滲透從底層架構到用戶體驗的全鏈路,夯實技術護城河,實現對汽車智慧化生態的全線突破。
這也讓吉利從傳統意義上的汽車製造商,成功轉型為一家由 AI 驅動的科技公司。
破除算力、演算法與數據壁壘
“三駕馬車”全面領先
當前,在 AI 的推動下,新一輪智慧化革命蓄勢待發。
高階智駕已成車企“必爭之地”,自今年 2 月以來,吉利、比亞迪、長安、零跑、奇瑞等車企都提出了智駕規劃,特斯拉 FSD 正在大範圍在華落地,國內新勢力的智駕佈局也在提速。
但與此同時,數據、算力、演算法仍是車企佈局高階智駕的面臨的三大“壁壘”。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此前表示:“到了人工智慧時代,汽車行業最缺的是智算的基礎設施,這也將會成為智慧網聯汽車加速發展的主要矛盾。”
在智駕發展進程中,強大的算力成為引擎。作為未來最大的移動算力體之一,汽車對算力的需求極高,特別是高階智能駕駛,所需要的算力級別已達千萬億次每秒。
根據目前車圈頭部企業公佈的算力數據,當前多家企業的綜合算力還未突破 10 EFLOPS。
而吉利打造的星睿智算中心 2.0 算力資源超越了萬卡級別,綜合算力提升到了 23.5 EFLOPS,成中國車企算力第一,為吉利訓練更大規模的智駕模型,確保充足算力供給與彈性拓展。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 2.0 綜合算力達 23.5 EFLOPS
算力領跑中國車企的背後,是吉利與階躍星辰、千里科技等夥伴組建的“智慧汽車算力聯盟”——全球唯一的車企算力共同體。
除了算力外,精準的演算法是智駕的大腦。在多家車企都宣佈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的當下,吉利是首家與 DeepSeek 完成深度融合的車企。
吉利星睿 AI 大模型與階躍多模態大模型、DeepSeek 等大模型已完成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場景生成與規劃能力、語音指令回應速度和使用者需求分析能力,加速 AI 在汽車領域的普惠化落地。
有了算力演算法,智駕訓練最核心的剛需還是數據,擁有海量級的高品質、高標準的數據,是車企智駕水準實現領先的關鍵。
特斯拉 FSD 入華前期出現了各種“水土不服”的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數據量不夠,特斯拉訓練引用的是網路平臺上的中國道路和標誌,其複雜性與真實的國內交通狀況相去甚遠。
▲馬斯克回應 FSD 的本土化問題
而吉利是擁有 L2 級智駕能力車輛最多的車企,已經有 750 萬輛車輛搭載吉利 L2 級以上智能駕駛能力,實際行駛數據累計百億公里,數據量領跑中國車企。
▲吉利 L2 級以上智駕能力的車輛超過 750 萬
除了用 750 萬輛智駕車型去跑數據外,吉利還通過 AI Drive 大模型構建出虛實融合的“世界模型”,將智能駕駛訓練效率提升 30 倍。
汽車出口再上新台階
全球化之路越走越寬
除了在電動化、智慧化的深入佈局,全球化戰略的推進也助力吉利實現業績突破。
2024 年,吉利汽車出口量再創新高,海外累計銷量達到 41.5 萬輛,同比增長超 57%,超額完成 38 萬輛的年度出口目標。
▲吉利汽車在長沙新港發運出口(圖源網路)
而在今年,領克和極氪計劃在海外累計落成超 200 家門店,進一步開闢海外高端豪車市場。
技術出海方面,吉利與雷諾合資成立的動力總成技術公司 Horse Powertrain(浩思科技有限公司),客戶遍佈全球 130 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年產約 500 萬套動力總成,涵蓋所有類型的混合動力解決方案。
結語:吉利加快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步伐
新能源賽道是場馬拉松,吉利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證明瞭其選擇賽道的正確性,即用性價比培養用戶習慣,用技術儲備佈局未來生態。
今年吉利也進一步加快向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轉型的步伐。對此,吉利將在今年推出 10 款全新新能源產品,開啟產品大年。
▲吉利汽車 2025 年展望
2025 年,吉利銀河將有 5 款新能源車型上市,而今年極氪與領克也將新增 3 款及 2 款車型。
在 AI 智能化佈局方面,“智能吉利 2025 ”進入收官之年,科技化轉型進程持續推進,AI 智能、智能駕駛、智慧座艙等高價值技術加快量產上車。
民營造車三強之一的吉利,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征程中,展現出愈發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