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15在行動”2025網路3·15公益活動消費洞察報告發佈會在北京舉辦。根據相關工作安排,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消費者》雜誌社針對消費者關注度高、技術更迭迅速、容易出現消費糾紛的直播電商、營養健康、文旅、廚電、部分銀行網上商城等領域開展了消費調查活動,並結合近年來的消費投訴諮詢、消費輿情資訊,形成了各相關領域的消費洞察報告。
直播電商繁榮背後問題凸顯
《直播電商消費洞察報告》指出,當前直播帶貨領域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消費者權益與市場秩序。一是誇大宣傳、貨不對板現象突出;二是虛假評價、誘導消費手段層出不窮;三是知名主播頻“翻車”“質次價不低”成為普遍問題。分析認為,上述直播電商消費領域問題的根源在於相關法律細則與平臺自治規則待完善、供應鏈品質管控不嚴、技術濫用催生欺詐等。
對此,報告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如,完善相關法律細則,構建“全監管”體系;重塑供應鏈質量生態,建立“白名單”制度;規範新技術的應用,落實風險提示機制;開展消費科普教育,強化消費風險提示;創新輿情治理機制,有效應對輿情風險,推動行業自律與社會共治;鼓勵行業協會制定主播行為準則,建立健全主播管理制度,對違規主播實施“熔斷機制”;對誠信商家給予認證標識,培育第三方消費監督組織,建立“消費者評審團”制度。
營養健康消費機遇與挑戰並存
《營養健康消費洞察報告》調查結果顯示,超六成調查參與者有購買營養健康產品的經歷。購買品類上,蛋白質類、維生素與礦物質類以及心血管保健類產品備受青睞,美容養顏、腸胃調理等細分領域營養健康產品也有一定市場,消費需求呈多元化。購買管道方面,電商平臺為首選,佔比42.72%,其次是傳統線下管道,佔比40.06%,社交電商和直播帶貨等新興渠道合計佔比超30%。
報告指出,營養健康經營者誇大宣傳、宣稱資訊與實物不符,明示或暗示普通產品(食品)功能化、療效化,誤導消費者,成為投訴和輿情的重點。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新零售模式“隱形業態”的私域直播,因規則缺失、監管缺位,正成為新的消費風險高發區。對此,報告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制,針對新興品類及時出臺規制措施,填補監管空白;加強監管側的跨平台協作,建立資訊共享機制,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文旅消費平臺服務品質亟待提升
《文旅消費洞察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我國文旅消費總體滿意度較高,超六成調查參與者對最近一次文旅消費的整體滿意度較好。但文旅消費槽點也較多,超過3/4調查參與者認為文旅消費市場存在宰客、亂收費現象;約六成調查參與者表示遇到過旅遊服務提供者單方面解約、強制消費的情況;半數以上調查參與者遇到過在線上預訂的酒店位置、設施、房型等與實際不符的情況;超七成調查參與者遇到過文旅消費服務品質差的問題;近四成調查參與者遇到過文旅消費場所的基礎設施體驗不佳的情況;有一成調查參與者認為合同條款不清晰,擔心權益受損;約五成調查參與者反饋文旅消費過程中遇到客服效率低下和扣費錯誤等問題。
基於當前文旅消費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報告認為相關方面可從以下幾方面著力:一是景區應不斷優化管理機制,提升服務水準;二是平臺方應提升服務品質,暢通投訴管道;三是呼籲消費者在選擇旅遊產品和服務時要理性。旅遊過程中,如果遇到經營者單方面變更約定事項、預訂產品貨不對板等問題時,要保存好與平臺、商家的聊天記錄、訂單截圖、產品頁面截圖等所有相關證據,以做到維權有據。
功能集成、智慧廚電引領新趨勢
《廚電消費洞察報告》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調查參與者認為可以通過提升廚電品質,杜絕安全隱患,佔比82.35%。超過六成的調查參與者願意選購廚電的原因為“健康飲食”。健康追求體現在高品質的健康飲食方面,也體現在追求高品質家電帶來的健康下廚環境,拒絕油煙污染,追求廚房設計合理、功能更集成更強大的廚房設備等方面。
報告指出,廚電產品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仍存在較大偏差,問題主要集中在廚電品質良莠不齊、廚電產品功能相對單一以及國補消費市場活躍,部分商家營銷行為有待規範。此外,消費者使用痛點還集中表現在吸油煙機性能不過關、廚房內油煙瀰漫,廚電智慧化程度不高、功能不夠實用、操作不便捷、雜訊大、做飯效率低等方面。對此,報告建議消費者根據廚房實際情況,積極嘗試新功能、低能耗產品,充分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體驗,例如選擇集成烹飪中心、全屋淨水、家電智慧物聯等產品品類。
商業銀行及商城經營者須有效提升服務品質
《部分銀行網上商城消費洞察報告》調查結果顯示,銀行網上商城消費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資訊推送過於頻繁,造成消費者資訊過載。二是超過四成的消費者認為商品價格虛高或兌換積分過高。三是有37.31%的消費者曾經遇到過貨不對板情況,近1/5的消費者收到過“三無”產品。四是半數以上的消費者遭遇過銀行在未提前通知的情況下,擅自將積分全部或部分清零等。五是廣告宣傳審查缺位,亂象頻現。
針對消費體察和調查發現的問題,報告建議:有關商業銀行及商城經營者應以消費者利益為先,有效提升服務品質,要適應市場發展要求,構建完善內控監管體系,積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推動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關商業銀行和銀行商城經營者應發揮自身專業資訊技術優勢,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消費知識科普宣傳工作,提升消費者在銀行商城等領域的消費知識,明確金融產品積分兌換規則,主動推送識詐防騙知識,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並通過正規途徑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