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高彥均 通訊員 曹萌/文圖
為深化教育區域協作機制,推動優質教育資源跨省共建共用,2025年3月20日,甘肅省慶陽市小學校長培訓班一行人赴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外國語牧歌小學進行教育交流。
外國語牧歌小學黨總支書記馮利英對教育同仁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隨後,牧歌學子代表用雙語從文化浸潤、生態育人、課程創新和榮譽見證四個方面向校長訪問團介紹了春意盎然的牧歌校園,彩虹橋大廳、水景區的清廉文化牆、東大廳的課程展示以及牧童書屋等,都是學校立體化育人場域的具體體現。
校長訪問團來到報告廳進行交流活動,活動由外國語牧歌小學校長李志超主持。李校長介紹了牧歌小學的發展史,分享了“英語藝術節”“牧童愛讀書”“小樂器進課堂”“週末有約”等學校特色校本課程的開展情況及教學成果,並分享了學校辦學紀錄片。
接著由白閣老師進行《跳水運動中的數學》課例展示,以巴黎奧運會我國跳水隊取得的輝煌成績為背景,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真實而生動的學習場景,學生在情境驅動下發現並提出跳水比賽中的數學問題,激發了他們探索問題的真需求和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通過“探究計分規則”活動促進學生對統計量“平均數”的深入理解,體會制訂計分規則的數學原理,學會用數據說話,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從而獲得真正的學習體驗。
校長訪問團緊接著來到操場觀摩學校體育大課間,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孩子們個個精神抖擻,他們步伐整齊,動作規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充分展現了牧歌學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外國語牧歌小學教導主任王鼎以數學學科一體化教研與備課工作為主題,圍繞教師專業素養提升作專題報告。教研方面採用主題教研模式,以"數與運算"主題教研為例,通過梳理典型課例確定核心課程,運用同素材輔助教學,結合說課展示與理論分享,深入探究"數與運算"教學的一致性。在備課環節中創新實施"晨備課"模式:通過課前訪談精準把握學情,按照"三墾、三步、三關注"的流程開展教學設計,同步組織教材研讀培訓與跨學科聽評課活動,構建多元化教師成長平臺。
隨後二年級數學組以"有餘數的除法"為例詳細展示了晨備課的全過程,通過分工合作、個人備課、集體備課,確定核心課程內容,並完善教學流程。同時依據學生反饋進行改進和反思,以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外國語牧歌小學副校長邵會娜以英語學科實踐賦能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校本化路徑探索為主題作專題報告,立足學校理念、新課標與社會需求,構建英語綜合實踐三階體系。通過“我是管城娃”“博悟知旅”等活動,引導學生實地調研、學用結合。實踐成果得益於學校賦能、團隊協作、科研引領及教師跨學科理念革新。邵校長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英語學科實踐,廣融多學科進行跨學科主題學習,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此次跨區域教育交流活動有效促進了兩地區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通過課例展示、校園觀摩、專題報告等形式,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互通共用。該校將持續推進課堂教學模式革新、教師梯隊建設及校本教研體系優化,在資源分享、優勢互補中構建區域教育協同發展新生態,為培育新時代人才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