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因為司馬光救過懷吉一命,兒時的徽柔直誇:不愧是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司馬直當真是一個好官。當時司馬光在大家心裡應該有一米九吧,從小就知道砸缸救人,現在又救了懷吉別說公主,我都忍不住想誇他了。
但對司馬光的好感也僅限於他砸缸救人、救懷吉而已,從那以後他就一直在敗好感。先是彈劾皇后,只是因為她十四五歲的侄子,在街上射箭引起女孩子的愛慕。現在又抓住徽柔和懷吉的過錯,要貶懷吉離京讓公主自省。
好好的一個公主,已經被他們逼得精神恍惚放火燒公主府了,還要怎麼反省難道真的要把她逼死才甘心嗎?真的如官家所說司馬光沒有兒女,自然不懂得當父母的心,看著自己的孩子如此痛苦做父母的怎麼忍心。言官彈劾就彈劾吧,只要有他在一天就要護著徽柔一天,就讓懷吉陪在她身邊一天。
可司馬光並不打算放過懷吉,他把公主放火燒公主府的事按在懷吉身上,說是他慫恿公主那麼乾的。像他這樣居心叵測之人按律當誅,反正司馬光的意思就是死活都不會放過懷吉。
如果說喜歡一個人、想對一個人好也有錯的話,那懷吉確實有錯,他不該情不自禁喜歡上公主。可就這樣至於要他的命嗎?從小就知道砸缸救人的司馬光是怎麼啦,難道那點那點封建思想世俗眼光都比一條人命重要。司馬光已經徹底敗光那點砸缸的好感,還是說當初砸缸是用腦袋砸的,所以把腦袋砸壞了才會如此冥頑不靈。
聽到司馬光非殺梁懷吉不可,除了徽柔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哥哥梁元生,他好不容易找到弟弟如今又發生這樣的事。元生決定把弟弟的身世說出來,他的弟弟的遭遇了什麼,而造成這一切的又是誰。
因為官家生母就跟的梁家婆婆學的做蜜餞,他就去梁家買蜜餞,然後回宮裡為了刺激劉太后。接著那蠢鈍的郭皇后,把蜜餞的原材料抬高數倍。那裡面有懷吉他爹使得藥材,藥材漲價買不起他爹死了,鋪子也做不下去。
懷吉家破產以後哥哥元生外出打工養家,結果和家裡失去聯繫了。懷吉跟著媽媽投靠親戚家,很不巧又趕上瘟疫,懷吉的娘和舅舅都死了,懷吉就被他舅媽聯合縣令賣進了宮當內侍。官家無心之失,梁家家破人亡。
元生找到韓琦讓他告知官家懷吉的身世,或許只有這樣才能救弟弟一命。是啊,論身世誰比懷吉更慘,他又做錯了什麼要受到這麼不公的遭遇。茂則當心官家知道此事心裡更加難過,但他確實有知道事實真相的權利。而韓琦年輕時就說過他做官,一定要讓官家知道事實最真實的樣子。
官家看到韓琦的密奏震驚了,原來懷吉就是當年梁家的幼子,是自己害他家破人亡害他變成這樣。知道懷吉的身份官家是否會護住他呢?
就像元生說的這樣,他弟弟變成這樣是朝廷官員的錯,是皇帝的錯。他上過戰場揪過貪官,他對大宋朝廷有功,而大宋朝廷對他家有罪。他說的是實話懷吉變成如今這樣,難道不是官家大宋朝廷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