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NBA常規賽,費城76人客場以120-128不敵聖安東尼奧馬刺,球隊常規賽戰績來到23勝47負,繼續穩居東部第13位。
按理說,這是一場兩支無緣季後賽的球隊之間的對決,關注度並不高。然而賽后的輿論風暴卻讓這場比賽變得不簡單。
比賽前三節,76人打得還算不錯,在第三節結束時他們還以95-91領先馬刺4分,仍然掌握著一定的勝利機會。而在前三節中,格蘭姆斯表現出色,30分鐘的出場時間里16投9中,砍下了全隊最高的22分,同時還有10助攻2個籃板2次搶斷,個人正負值高達+11,堪稱球隊的絕對核心。
然而在進入把比賽關鍵的第四節,納斯卻做出了一個讓人費解的決定,他選擇把格蘭姆斯摁在了板凳席上,足足坐了7分多鍾,直到比賽還剩4分43秒時,格蘭姆斯才被重新換上場。這個時候雖然費城依舊領先2分,但馬刺很顯然已經逐漸找到比賽節奏。
而主教練納斯完全是等到格蘭姆斯手感涼透了才選擇換他上場,最終導致費城在末節崩盤,輸掉了比賽。
隨後,費城當地記者亞當-安德森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不理解:
“納斯在第四節還剩4分43秒時才叫了暫停,彼時費城還領先2分,他這時候才換回格蘭姆斯。”
很明顯,這樣的輪換選擇和比賽結果讓費城球迷不太接受,特別是對於第四節的輪換安排。畢竟格蘭姆斯在前三節狀態火熱,為什麼偏偏在關鍵的第四節被冷藏了7分鐘?
按照不少球迷的討論,紛紛懷疑這並不是什麼戰術上的失誤,明顯就是球隊管理層在刻意壓價?
格蘭姆斯本賽季的合同即將到期,而他在近期的表現非常搶眼。過去七場比賽場均可以拿到30.9分5.6助攻2.4搶斷,每場比賽能投進4記三分球,真實投籃命中率高達64%。而自從加盟費城以來,他在19場比賽中的場均數據為21.9分4.2助攻5.1籃板1.6搶斷0.6蓋帽,投籃命中率50.7%,三分命中率39.3%。
這樣一名年輕的雙能衛,結合如此火熱的數據表現,按理說到了休賽期費城必然需要給他開出一份年薪千萬級別的長期合同,才能保證他留在球隊。而如果不願意掏這個錢,那76人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他流入自由市場,被其他球隊撿漏。
而在這種情況下,球迷們不禁猜測,76人是不是在有意控制格蘭姆斯的出場時間,給他的火熱表現降溫,從而讓球隊在續約談判時能夠降低他的市場價值,佔據主導位置。
從球隊管理層的角度來看,適當控制合同年的球員數據,壓低他們的市場價值,的確是一種常見的操作方式,特別是在球隊未來薪資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這樣的做法也許有助於留住球員,避免被其他球隊開高價截胡。
但是從球員視角來看,他們本就需要打出出色表現為自己爭取合同,但是最終卻被管理層操控市場行情,這樣的選擇就很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