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因此受傷!牢記安全指南 登山有“景”無險
更新于:2025-03-26 03:19:52

  隨著天氣回暖,不少人開始計劃徒步、登山等戶外活動。但是戶外出遊探險面臨地形複雜、天氣多變等未知風險和安全隱患,近期發生了多起徒步登山引發的安全事件。

  3月17日,一名女子和同伴在安徽池州九華山景區登山遊玩時不慎摔倒,造成身體多處受傷。

  據這名女子的同伴介紹,事發時女子一人先沿著石階往下走,途中一時不注意不慎摔倒導致受傷被困,背部和腳部均有受傷,無法自己行動。在現場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消防員將女子放置在救援擔架上,做好固定后,將其抬下山送醫救治。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浙江。前不久,在浙江金華武義縣一景區,幾名年輕小夥相約爬山,在爬山過程中,其中一人不慎從半山腰跌落,身上多處受傷。因受傷人員所處位置在半山腰處的陡崖,車輛無法通行,消防員攜帶救援裝備徒步前往被困人員所在位置。

  到達半山腰後,消防員發現受傷男子跌落的位置距離地面垂直落差達20多米,男子蜷縮在下面的灌木叢中,腰部和腿部受傷,所幸意識清醒。消防員根據地形地貌和現場情況,利用繩索搭建救援通道,由救援經驗豐富的消防員利用繩索下降至被困人員處,為受傷男子穿戴好防護裝備實施救援。

  消防員與醫護人員將受傷男子固定后,利用繩索和擔架將其轉移到山下,送醫治療。

  據瞭解,受傷男子當天與好友一行八人來到該地爬山,爬至半山腰處時,其餘七人在亭子里休息,男子獨自一人上山時,不慎失足墜落陡崖。所幸救援及時,目前,男子已無生命危險。

  國家應急醫學研究中心專家 邵楠:遊客在登山遊玩時,如果發生危險,懷疑出現骨盆或脊柱骨折,千萬不要背著或抱著傷患移動位置,以避免造成二次傷害。一定要先固定好頸部和身體,平躺位送醫。

  針對軟組織摔傷,可以先局部冷敷,起到收縮血管、止痛止血的作用。如果關節扭傷,先固定為主,不要輕易去搬動、複位傷患,原位固定、立即送醫。從高處墜落受傷,有可能傷到脊髓、脊柱骨、頭部或其他重要部位,不要貿然活動,想辦法喊專業的急救人員救治、送醫。

  男子登山突發急性肌肉痙攣

  消防部門介紹,戶外登山遇到的意外事件多為摔傷、迷路等,而在登山的過程中,一旦突發疾病或者遇到毒蟲、毒蛇和野生動物等險情,要及時報警求助。

  近日,一名男子和同伴在四川廣安高興鎮登山遊玩時,雙腿突然抽筋,並且出現失溫癥狀,喪失行動能力。因報警人無法確定受困者位置,消防員在報警人引導下徒步前往事發地。

  經現場評估,受傷男子意識清醒,但兩條大腿及小腿肌肉嚴重痙攣,無法站立,消防員隨即通過電話聯繫當地醫院醫生進行遠程會診。醫生判斷該癥狀或因劇烈運動后乳酸堆積引發急性肌肉痙攣,隨即指導消防員對男子實施腿部拉伸、穴位按摩及局部熱敷。經過緊急處置,男子疼痛緩解,但仍無法自主行走。

  考慮到山區日落後氣溫驟降、能見度降低,消防員決定使用擔架轉運男子下山。途中,男子在短暫休整后恢復了行動能力。隨後,消防員攙扶男子緩慢轉移至山下。

  遊客登山被蛇咬傷

  近日,在浙江寧波奉化一景區的山上,6名遊客結伴登山時也突遇險情,其中一人被蛇咬傷右腿,肢體腫脹無法行動。消防員到場后瞭解到,傷者是被一條蝮蛇咬傷。同行人員中的醫務工作者立即用衣物幫其綁紮傷口減緩毒素擴散。

  由於這6人徒步行走的是野路,距離最近的公路較遠,隊友果斷選擇報警求助。消防員利用繩索作牽引,大家採用人背和擔架抬的方式,一點點將傷者向山下轉移,歷經近2小時,終於將傷者安全轉移至山腳處,送醫救治。

  后經瞭解,傷者治療后已無生命危險。消防員提醒,遇到險情要及時報警求助。

  牢記安全指南 登山有“景”無險

  戶外登山安全受多重因素影響,比如天氣、地形、個人身體素質等等,無論是爬山親子游還是年輕人結伴而行,做好安全預防措施必不可少。

  登山前做好評估

  在戶外登山前,要對自己的心理和身體狀況進行充分了解評估。其次,要詳細瞭解目的地的情況,比如天氣、溫度、路線情況、風俗、有哪些潛在風險,是否需要帶露營裝備等。開展戶外活動前,做好充分熱身。結束後,及時拉伸,避免受傷。

  掌握正確的登山姿勢

  安徽省宿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 楊望魁:登山要量力而行,合理運用登山杖,運用正確的行走方式進行徒步。比如,上山時,可以用外八字的方式進行登山,同時注意重心的轉移;下山時,不宜過快跑動或者邁大步,可以用小碎步或者小步伐的形式下山,使用雙手持杖的方式減輕身體對膝蓋的壓迫以及保持身體的平衡。

  注意溫差 合理穿搭

  春季登山溫差較大,要備好相應的戶外服裝,把握好“熱了就脫,冷了就穿,濕了就換”的穿衣規則,隨時保持身體的保暖和乾爽,根據溫度,還要戴上手套和帽子。

  做適應性訓練 備好救生毯

  出行前,可以做一些適應性訓練,對自己的身體進行評估,比如野外生存識圖用圖和緊急求救的知識技能。戶外運動愛好者可以準備一張救生毯,在惡劣天氣下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攜帶高熱量食物

  還要攜帶一些高熱量食物,比如堅果、巧克力、穀物能量棒和電解質水等,遇險時要保持冷靜,認真分析周邊環境,要盡可能離開所處的危險境地,以防意外再次發生。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