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學生走進安徽合肥:感受科技魅力 體驗文化交融
更新于:2025-03-26 02:21:51

張璐璐

中新網合肥3月20日電 (傅天騁)20日,“百名日本大學生看中國”活動走進安徽合肥,在科技創新與人文交流中產生共鳴。

在位於合肥的科大訊飛總部展廳內,日本東洋大學學生土田洋正體驗著有趣的語音辨識產品,只見一款即時翻譯設備迅速將他說的大阪方言翻譯成標準的普通話。“比想像中更精準!”他笑著對翻譯機說出“合肥的科技真厲害”,在聽到即時傳出的日語翻譯後,他豎起了大拇指。

3月20日,“百名日本大學生看中國”活動走進安徽省合肥市。圖為在位於合肥的科大訊飛總部展廳內,日本學生體驗智慧語音產品。 傅天騁 攝

日本中央大學學生吉田彩乃俯身觀察一台實時翻譯設備。螢幕上,中文講解正實時轉化為英、日等多國文字。“我學的專業是中國語言文化,我知道語言學習有多難,這技術讓溝通變得像呼吸一樣自然。”她向記者展示手機里剛拍攝的翻譯介面。

展廳另一側,一個機器狗正進行動態演示,土田洋用手機全程錄像:“沒想到能在合肥看見真實的機器狗,它的動態平衡性真是超乎我的預期。”

午時,日本大學生們來到了合肥駱崗公園和來自安徽多所高校的大學生們坐在一起共進午餐。吉田彩乃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楊賀相鄰而坐,手機相冊在鰻魚飯與臭鱖魚之間來回傳遞。“他給我看《千與千尋》的取景地分析,我教他辨認和服與漢服袖型的區別。”吉田彩乃將自己從日本帶來的餅乾送給新朋友。“這種跨文化的午餐,比任何課堂都生動。”

3月20日,“百名日本大學生看中國”活動走進安徽省合肥市。圖為日本學生在體驗剪紙技藝。 傅天騁 攝

在駱崗公園的草坪上,剪紙老師開始指導日本學生們剪製“春”字。日本鹿兒島大學學生西川比奈子將作品舉向陽光,鏤空的筆劃在地面投下“日”“木”組合的光影。她說:“漢字的結構美在剪刀下活靈活現。”

另一邊,青年古箏演奏者駱簡凡指尖流淌出《漁舟唱晚》的悠遠旋律。當西川比奈子輕聲詢問“能否試試彈奏日本曲目”時,箏弦隨即轉奏日本歌曲。三十余名日本學生伴著旋律自發地哼唱了起來。

活動負責人、日本《東方新報》總編輯孫冉感歎道:“科技讓我們突破語言障礙,藝術則讓我們超越國界產生共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