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愷
一隻智慧車燈,承載著多大的價值?安徽森海為視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丁劍鋒介紹:“車燈,被稱為汽車之眼。集成眾多黑科技的智慧車燈,是全球智慧電動化洗牌機遇下,傳統零部件企業彎道超車的重要機會。”
據瞭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深度綁定晶片、光源等原材料的車燈市場為歐美日韓企業佔據。全球的前裝市場和後裝市場總規模在5000-7000億元。隨著汽車照明市場擴容,中國的車燈龍頭逐步崛起。目前市場份額佔全球50%左右。
世界最小尺寸的遠近光汽車投射單元,是專注車燈研發、汽車電子和CAE模擬領域的森海為科技面向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中關村·合肥 智慧·網聯產業
“團隊成員以前都是做技術開發的,在汽車車燈領域深耕了十幾年。2023年初,20多個人來合肥集結創業,入駐中關村協同創新園。依託行業技術沉澱,經過一年多技術攻關,今年,我們終於迎來了成果轉化階段,也收穫了海外訂單。”
車燈行業作為國產替代的主要賽道之一,正處於汽車智慧化變革催化下的持續升級過程中。“從技術方向來講,我們兩手抓。一是小型化。電子元器件越小,成本越低,車燈美學發揮空間越大,附加值越高。二是圖元化。智慧遠光系統像素級別越高,在車輛各種姿態行進過程中識別障礙越精準,在自動調整燈光照射區域以減少對面車輛產生眩光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滿足駕駛者的視野需求,有效降低事故比例。”丁劍鋒介紹。
公開資料顯示,站在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大國的新起點上,中國新能源汽車憑藉完整、高效且具有成本優勢的產業鏈,正在構築多元化市場結構。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也已逐漸向進口替代和走向全球兩方面共同發力。
“就我們自己來說,進口替代能夠降低20%—40%的成本。更關鍵的是,使用國內晶片、國內光源以及整合技術,是國內汽車產業鏈的安全嵌入和創新。”丁劍鋒表示,“同樣,中國企業產品出海、技術出海,對森海為科技這樣深耕細分市場的創業企業來說,機遇寶貴。既是順勢而為,也能順‘市’而為。”
2024年底,一場以“電動未來,綠色驅動”為主題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交流會在包河區舉辦。森海為科技受邀路演並對接主機廠。丁劍鋒直言,合肥對“新能源之都”的“大手筆”打造,以及包河對創新創業的支援,從研發、人才、房租等方方面面給予補助補貼,是吸引團隊的主要原因。“包河城投在瞭解到我們計劃從委託加工轉變為自主生產後,還多次上門服務,從融資管道、政策宣貫、場地保障等方面為投產提供保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化升級。讓我們的發展信心更強、底氣更足、幹勁更大。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個人化、舒適性要求的不斷提高,車燈市場的擴容升級還將迎來充分增量。”丁劍鋒透露,最近,計劃總投資4000萬元的新廠房正在加緊裝修。“用技術拓市場,我們力爭三年實現產值1.5億元。”(王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