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這段時間可謂是火爆全網了,DeepSeek(後面簡稱DS)+NAS這個組合確實吸引人,但目前其實還沒有哪家做到了用DS調用NAS的資料庫,然後可以語音搜索找資料,就像平時在手機喊小愛同學一樣。
不過哈,這也不是在說NAS上的AI功能就一無是處了。就拿我自己用了快一年的綠聯DXP4800為例,它這個UGOS Pro上相冊裡的AI功能我就很喜歡,雖然我照片量很大,但我在UGOS Pro 的相冊裡用文字搜圖就很方便,搜尋結果也準確。
所以,這次我還特地找兩個朋友借了他們NAS設備——極空間Q4,以及基於DXP4800「絕佳NAS硬體體質」的飛牛。
關於這三家的相冊AI功能,網上的討論也是非常高,那麼今天就讓我好好恰上這波流量對比一下綠聯、飛牛、極空間這三家NAS系統相冊AI功能,看看誰才是第一名吧!
因為個人能力和時間有限,我們這次全部基於iOS手機端來體驗和對比,因為對於絕大部分使用者,手機照片/視頻備份到NAS這個使用場景應該是蠻重度的。
想要將手機里的照片視頻備份到綠聯NAS上,首先需要在應用中心中安裝「同步與備份」功能,建議一同把「相冊」功能也安裝好了,後續就可以在「相冊」中調用各種AI模型來管理圖庫。
在「同步與備份」,以及「相冊」功能都有手機備份入口,打開相冊備份就能進行更多設置了,例如是以哪種排序方式備份到NAS上,綠聯雲是提供了兩種:按拍攝年月整理、平展所有內容(安卓端還有一種按手機資料夾形式)。
僅WiFi下備份和後台運行這倆個設置項強烈建議打開,特別是後者,只要是綠聯雲在手機後台保持「存活」,那麼手機連接WiFi之後就會自動將新照片備份到綠聯NAS上。
關於照片的保存格式,以及名字和體積,都是保持跟手機一致的,例如在iPhone的相冊是Live Photo,那麼備份到綠聯雲中,在「相冊」功能里流覽也是Live Photo格式的,而從綠聯雲相冊下載回iPhone,依然還是Live Photo格式,可以看出綠聯雲的相冊與蘋果生態是高度相容。
名字這塊也是同理,在手機上是怎麼命名,備份到綠聯雲上也是一樣的命名。大小也是原圖保存的,因為是保存在自己的本地硬碟,並不會像保存在網盤一樣,一開始可能是原圖,過了一段時間就給壓縮畫質。
講完照片備份,接下來就是照片的整理分類體驗了,這部分也是體現AI能力的環節。
綠聯雲相冊有一個單獨的AI模型設置頁面,在工具箱-設置-智慧設置,目前一共是有8種AI模型,包含:人物識別、照片內文字識別、相似/重複照片識別、場景/物體識別、寵物識別、敏感內容識別、畫面識別、自訓練識別。
每個AI模型可以單獨開啟、關閉、更新,而且這些AI模型都是端側的,也就是都是部署在NAS本地的,完全基於NAS處理器的算力,AI在整理分類照片,並不會上傳到雲端。
我這邊是把所有AI模型都打開了,用下來確實是很智慧很方便。例如模糊搜索,我想找最近拍的一些日出日落照片,我直接在相冊中搜索,就能出來,識別準確度大概在90%左右,我個人是相當滿意了。
也同樣可以直接搜索畫面里的文字,例如我平時習慣對小物品貼標籤然後分類管理,然後再拍照,等照片備份到綠聯雲,有時候我家裡人突然需要某一個物品,我就可以直接在綠聯雲上模糊搜索到這張圖了,很方便很省事,準確率也很不錯。
其他的像相似圖片查找、貓貓狗狗識別、隱私照片自動模糊等「常規」體驗,我在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整體體驗我個人是相當滿意的。
我這裡想特別分享綠聯雲相冊倆個做得很棒的功能點,一個是自訓練AI模型。例如我個人比較喜歡收藏鍵盤,但是呢鍵盤又不像貓貓狗狗這些可以讓AI自動歸類。
這時候我就可以自己訓練一個「鍵盤」分類圖庫了,這樣我後面拍攝了新的鍵盤照片,它就可以自動被整理進這個「鍵盤」分類了。
另一個就是我們既可以將綠聯雲相冊中好看的照片視頻,以連結的形式分享給摯愛親朋,也可以生成一個收集連結發給他們,然後搜集他們手機上好看的照片視頻,備份到你的綠聯雲相冊中。
這樣的好處在於,你綠聯雲相冊的外鏈分享,對方不用註冊或下載App登錄,點擊連結就能預覽和下載想要的,而通過搜集連結圖片,也不用接受摯愛親朋的「微信轟炸」了,要是對方忘記點原圖發送,還得再來一遍的噩夢。
總的來說,綠聯雲的相冊體驗和AI智慧化,我願意給到90分,整體體驗個人感覺已經跟我在iPhone原生相冊的體驗一致了,接下來來看看極空間Q4的極相冊體驗。
極相冊整體體驗其實也是類似,但可設置項會多一些,操作也更加複雜。
例如我備份iPhone的相冊,雖然可以選擇哪些個資料夾,但其實選不選子相冊,都不會影響你最終的一個備份數量,因為其實都是完全備份,因為必須要選「最近專案」。而用過iPhone相冊的人都知道,最近項目其實包含了相冊裡所有的照片視頻。
其實這倒不怪極空間,因為iPhone就是如此限制的,但我實在沒搞懂,既然都是全部備份,那麼極空間在這裡提供資料夾選擇的意義何在呢?感覺還把整個備份操作都搞複雜了。
關鍵是什麼?是它這個備份不能按年月日資料夾層級存儲在檔管理,就只有一個「最近專案」,在「最近專案」里是全部展開的,就感覺不太利於我後面對相冊的整理分類了。
不過極空間也有一點好的,那就是它這個「釋放手機空間」的功能,它會對比備份到極相冊的照片,以及存在iPhone上的照片,如果是已經完成備份了的,那麼就可以直接刪除釋放手機存儲了。
這其實不是什麼大功能,畢竟我自己回到手機相冊也一樣可以刪除,極相冊的「釋放手機空間」更像是一個貼心小功能,省掉了我回到手機相冊中額外刪除的一步。
至於像Live Photo動圖保存備份、相似照片篩選、人物識別、地圖模式、物體識別、照片內文字搜索、識別等也是跟綠聯NAS一樣是有的,我這裡就不重複描述了。
說一點體驗上的區別,那就是他這個相似照片篩選準度沒綠聯NAS的高(僅基於我自己的使用場景和圖片,具體還是以實際為準),極空間在相似照片中僅篩選到了9組,老實說,按我同一個風景起碼連按10下的拍攝習慣,相似照片绝不只有9組的。
類似的好友寵物識別,明明我直接搜貓貓,都可以搜出來這麼多貓貓的照片,但是在ai識圖的寵物識別中,卻顯示為「無」,實在是想不明白。
另外,像是隱私圖片模糊處理,以及自己用圖片訓練一個或者多個小眾分類,也是不支援的,比較遺憾。
不過極相冊也有自己的特色功能,最明顯的就是這個「影像處理」功能,包含了:視頻壓縮、圖片壓縮、智慧字幕生成、老照片修復、黑白照片上色、圖片提升清晰度。
我也是使用了一段時間,簡單總結就是聊勝於無吧,更像是行銷大於實際使用的功能。
例如這個老照片修復、黑白照片上色,都是要求照片尺寸是得小於1200*1200的,而且還非常吃記憶體。例如我想給一張圖片提升清晰度,還得需要有大於15GB記憶體,另外整個處理過程也是需要很長時間。
不過單看處理結果,還算得上是差強人意,就是過程痛苦了點,不過一想到NAS的處理器性能,也能接受吧。
不過有一點我是真的想吐槽,就是我在換記憶體的時候才發現極空間Q4標配的是DDR4 8GB記憶體,本來N95就是單通道設計了,你還給我DDR4的記憶體條,屬實是有點摳門了。
本來我是想直接將我插在綠聯DXP4800的16GB DDR5記憶體直接插到極空間的,然後發現DDR5和DDR4記憶體槽位不相容,又讓我花了老大勁從倉庫里閑置的筆記本才找到一根16GB的DDR4記憶體條給Q4測試。
總的來說,極相冊的AI功能也挺豐富的,雖然沒有自訓練模型、隱私打碼等功能,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像老照片修復、清晰度提升、黑白照片上色等,只是小bug也不少,細節體驗希望可以儘快完善吧,我個人目前可以給到80分,接下來再看看飛牛的。
鑒於飛牛目前還是公測版本,正式上線版可能和公測版存在較大差異,所以這塊大家簡單參考一下即可,目前我在用的系統版本是v0.8.41,相冊版本為0.8.33。
在手機備份這裡一塊上,跟綠聯的基本保持一致,支援按拍攝日期(年月),以及保存在一個資料夾下(平鋪展示)。
不過在設置項稍有不同,例如支援「不息屏備份」,在需要備份大量數據的時候,自動將手機螢幕調至最暗,保證持續上傳備份,這個其實就跟綠聯的「開啟後台」差不多。
還支援「僅備份照片」、「使用流量備份」、「節能備份」等設置,其中第二點「使用流量備份」對應的就是綠聯「僅 WiFi 備份」功能了。
不過比較奇怪的是,這裡飛牛把我的手機型號識別錯了,明明我的是iPhone 16 Pro Max,卻給我識別成了iPhone 16 Pro,強行給我「降級」是吧?
對於蘋果Live Photo原格式備份,飛牛也是支援的,就是相冊這個年月日視圖切換太粗糙了,特別是縮放動畫這塊,看起來又慢又卡的,有點逼死我這個強迫症的意思了,對比之下綠聯的相冊體驗最絲滑、極空間其次。
至於AI功能這塊,目前只能在網頁端進行AI模型的下載以及開啟等設置,手機端並不支援,對此我只能說飛牛App各平臺的軟體體驗是有點割裂了,希望是儘快更新完善吧。
那我們就先在網頁端設置好各項AI功能,飛牛相冊目前AI功能設置項有點少,明顯是不如綠聯和極空間的,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現在才公測版。
因為飛牛相冊的AI 模型也是存在本地,完全基於NAS的硬體性能來跑的,所以得提前先把人臉識別和智慧識別的模型下載到NAS當中。
飛牛相冊AI設置一共可以分成倆大類:人臉識別和智能識別。在人臉識別中,支援對圖片以及視頻的同一個人合併成人物相冊,在高級設置中還可以識別人臉的置信度閾值以及生成人物的相似度差異閾值。
簡單點說就是通過調整這兩個閾值,可以提升人臉識別的準度,這倆個設置向確實是給足了使用者自由度,挺好的,我目前是用的預設,識別準確度也還行。
至於智能識別,則針對的事物場景,例如日出日落、煙花、海灘,但我實測下來這塊自動整理的事物場景還是少了點,只有3個。
而且有一點很奇怪,明明我搜索貓,是可以搜出來畫面有貓的照片,但為什麼在事物場景這塊不能單獨分一類貓貓狗狗呢?
還有一點要指出來,就是雖然飛牛相冊也是支援自然語言搜索照片,例如我想搜「黃色杯子」,也能搜出來,而且準確度也不錯,但是並不支持對畫面進行OCR 文字識別並複製,沒有這個還是蠻遺憾的,希望可以儘快加上吧。
不過飛牛相冊有兩個挺好的功能設計,一個是iPhone 照片備份到飛牛之後,在飛牛相冊裡有跟iPhone原生相冊一樣分類的資料夾。
另一個是支持調用GPU,而且比較清晰明瞭地寫明瞭人臉識別需要N卡,智慧識別還支援Intel GPU等,這些設計細節確實蠻貼心的。
總的來說,飛牛相冊的AI功能也算蠻實用,基本的人臉識別、事物場景、模糊搜索都提供了,但在豐富度上確實不如綠聯和極空間的,例如隱私模糊打碼、自訓練模型、OCR識別等AI 功能目前還沒有。我個人目前可以給到70分,希望可以繼續更新完善吧。
好了,本次綠聯、極空間、飛牛三個國產NAS的AI相冊對比基本就結束了,從AI相冊功能的豐富度來看,綠聯和極空間是基本一致的,飛牛目前還是處於比較簡陋的狀態。
而在AI相冊體驗完善度這塊,綠聯是要優於極空間,極空間優於飛牛。
這是因為極空間的子帳號,例如我給家裡人創建一個帳號,他用這個帳號登錄使用相冊是只有一個人臉識別功能,其他AI功能都是缺失的,而綠聯NAS相冊的AI功能是管理員和子帳號都一樣的。
所以論綜合體驗,綠聯NAS的AI相冊是第一名,極相冊排在第二名,飛牛相冊排在第三名。
另外我看官方消息,綠聯NAS相冊的共享資料夾功能也在公測中了,那到時候完善度確實可以了。如果你要想一個功能豐富體驗到位相冊功能的NAS,那麼可以優先看看綠聯的。
我自己用著綠聯DXP4800 已經快一年了,整體體驗真的很好很穩定,最近還有國補活動,到手價才1800+,比我入手那會還便宜了幾百塊,國補活動應該是很快結束了,有需求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連結看看,我放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