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熱,二祛濕,三通便,四強筋骨,3月抓緊吃,隨手一炒特鮮美
更新于:2025-03-25 23:26:38

驚蟄的來臨,猶如吹響了春天的號角,萬物都從蟄伏收藏的狀態中甦醒過來,在春日的暖陽和雨水中煥發生機,蓬勃生長。所以從這個時節開始,幾乎每年看到的景色都在變,這便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當然不只從身邊的景色裡可以看到春天,還有一個地方最能彰顯春天的色彩,那就是菜市場,煙火氣最濃的地方,春天的氣息也在這裡流淌。

春筍,薺菜,香椿,豌豆尖……這些春菜一個賽一個的鮮,成為這個季節菜場里的“搶手貨”,中國人愛吃懂吃的特點也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個時節里人人都是美食家,都能最準確地找到這個季節最鮮的食材,這是人們多年來的經驗總結,也是對大自然的深刻理解。

它被稱為“春天第一豆”,顆顆翠綠飽滿,猶如“綠寶石”一般散落在菜場里,人們就算是排上很長的隊,也要將其帶回家,它便是蠶豆。對於很多人來說,蠶豆代表著春天的符號,早已在舌尖上形成了記憶,每當到了這個時間,熟悉的滋味便會湧上心頭。

蠶豆是人類栽培食用的最早豆類作物之一,最初的名字為“胡豆”,是跟隨著張騫而來的一種外來豆類。即便如此,其在我國的食用史也已經跨越了千載。在《本草綱目》中道出了其“蠶豆”之名的由來,“胡豆。豆莢狀如老蠶,故名”,並且人們對於它的認識和研究也越來越深。

時至現代,人們將其稱為“智慧之豆”,因為研究發現,其中含有的大量的氨基酸,磷脂,以及鈣、鋅、錳等有益於大腦以及神經組織的成分。同時其蘊含著維C,維E,維K,葉酸,類黃酮等極其豐富的營養,有助於清熱去火,利水祛濕,健脾養胃,強壯筋骨,預防便秘,保護心血管等。是集多種優秀的品質於一身的一顆豆。所以春天吃它,正體現了不時不食的大智慧。

一清熱,二祛濕,三通便,四強筋骨,3月抓緊吃,隨手一炒特鮮美。在蠶豆的吃法中,炒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其可以與很多食材相搭配。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組合,將其與酸菜,白蘑菇放到一起,這其中的每樣食材都透著鮮美,這樣炒一盤端上桌,這個春天才算圓滿了。一起來看看具體做法吧~

1、清代“大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曾經說過,春吃蠶豆,最好是“隨採隨食方佳”。所以吃蠶豆講究的是新鮮,盡量現買現吃,這才是對它的尊重。將其從豆莢中一一剝出來。外層的薄膜也剝掉,之後用水沖洗兩遍,洗掉表面的青澀味。

2、白蘑菇也是以鮮而著稱的,這裏準備四五個,先將其用溫水搓洗兩遍,繼而擦乾,切成大片的形狀。

3、在春鮮的做法中,加點酸菜,宛如增加了鮮美的底色,不用多,一點點便能起到點睛的效果,用水多洗一洗,之後攥干切碎,另外再備點蒜粒,小米椒。

4、相比之下,豬油要比素油更能激發蠶豆的鮮,這裏準備一點五花肉,切成小塊。

5、先將鍋底燒熱燒幹,肉丁倒裡邊,扒拉一會兒,其中的油脂會在炙烤中析出,這時將白蘑菇倒裡邊,利用油脂去炒,兩分鐘左右的時間,它的鮮味被炒出來。

6、主角可以下鍋了,其與白蘑菇一起炒一分鐘,繼而蓋住焖三分鐘左右,讓二者都徹底熟透。

7、最後將所有的料頭都倒裡邊,包括酸菜,隨機烹入些許的鹽,一點點糖,繼續快速炒,令各種鮮味混合迸發出來,就可以裝盤上桌了。

3月蠶豆正上市,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有關於蠶豆的內容以及吃法,遇到別錯過了,專屬於這個季節的滋味別辜負了。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讚,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援!

地理冷知識——柴河
地理冷知識——柴河
2025-04-06 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