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是一種很便捷的梳理資訊的方式,Xmind在部分使用者眼中可能已經成為思維導圖的代名詞,但其實還有很多其它思維導圖軟體也各有千秋,對於Mac使用者(以及比較依賴蘋果生態的使用者)來說,MindNode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首次使用這款App到現在,我已經用它做了30來個思維導圖。方案結構、稿件結構、會議要點、產品資訊等等,都通過MindNode來梳理。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一下MindNode的優勢和不足,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試一試。
優勢一:介面簡潔,操作簡單
首先,與很多國外廠商開發的Mac端App類似,MindNode的介面非常簡潔,只有常用的工具按鈕,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用戶的干擾。只需要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快速進行創建思維導圖、修改樣式、查看大綱等操作。
對於一款生產力工具來說,我覺得簡潔高效是很重要的加分項。一些大而全的軟體,比如WPS和印象筆記現在也都可以製作思維導圖,但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功能全面(或者說臃腫)的軟體。
優勢二:可通過iCloud實現多端同步
使用MindNode製作的思維導圖,預設會保存在iCloud——MindNode資料夾中,能夠通過iCloud自動在多端同步,而且不需要訂閱就能多端同步(此處@熊掌記,想在Apple Watch上看思維導圖的話還是需要先訂閱,不過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在Apple Watch上看思維導圖吧)。
好處在於,如果你在電腦上對某個思維導圖做了修改,在手機上查看時也會看到修改後的檔,使用手機記錄的一些靈感也可以在打開電腦之後繼續細化,很方便。
優勢三:免費版功能豐富夠用
MindNode可以直接在App Store免費下載使用,而且免費版就已經能實現豐富的功能,足夠日常使用。當然如果你需要更加豐富的自定義功能,比如修改樣式、字體,使用焦點模式等等,就需要訂閱了。
MindNode PLUS包月價格22元/月,包年價格168元/年。與之相比,Xmind連續包年價格為388元/年。單從價格來看,MindNode還是比較良心的。
而且,同樣是未訂閱版本,Xmind匯出成PNG或PDF時會有浮浮浮浮水印,MindNode匯出同樣的格式時沒有浮水印。
不足一:格式相容性較差
MindNode支援豐富的格式,比如導入支援FreeMind、MindManager、iThoughts、純文本、RTF、CSV、OPML、Markdown、TextBundle,匯出支援純文字、RTF、CSV、OPML、PDF、PNG圖片、Markdown、TextBundle、TaskPaper、FreeMind。MindNode還可以直接導出到系統自帶的“提醒事項”App中,甚至任務的完成狀態會在兩個App之間同步,與蘋果生態的結合相當緊密。
而且,MindNode可以打開Xmind創建的思維導圖檔。但是相容性上做的還不夠好,有時會出現格式錯亂。MindNode也不能保存成Xmind的專屬格式,Xmind也打不開MindNode創建的檔案,這可能是唯一一個讓我不能刪掉Xmind App的原因了。
不足二:僅支援蘋果設備
是的,MindNode沒有推出支援Windows和Android的版本,目前僅支援蘋果設備(甚至支援visionOS),後面如果換用其它設備的話,我用它做的30來個思維導圖遷移起來還是挺麻煩的。
綜上,就思維導圖的基本功能而言,MindNode的免費版已經夠用了,如果你也在找一款簡潔高效、可多端同步的思維導圖工具,不妨試一試MindNode。
不定期更新App推薦及使用心得,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