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推出的Apple Newton,作為世界上第一款掌上電腦,承載著蘋果對移動辦公的前瞻性設想,卻以失敗告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 技術瓶頸:雖然Apple Newton配備觸控屏、紅外線功能、手寫輸入等,但其手寫識別功能作為核心賣點卻表現糟糕。由於技術不成熟,識別率極低,輸入內容常被錯誤解讀,這極大影響了用戶體驗,使其成為大眾的笑柄,《辛普森一家》還曾以此為素材調侃。
- 價格高昂:當時它的售價高達699美元,約等於現在的1400美元,遠超普通消費者的承受能力,與同期產品相比毫無價格優勢 ,較高的價格門檻讓許多潛在客戶望而卻步。
- 市場定位模糊:開發後期,其定位從可能與麥金塔競爭的獨立電腦轉變為麥金塔周邊PDA,導致產品功能設計既無法滿足專業人士對獨立電腦的需求,又在便攜性和操作簡易性上輸給其他輕便PDA產品。
- 競品衝擊:1996年Palm公司推出Palm Pilot,這款產品小巧易用、價格適中、續航長,精準擊中Apple Newton的短板,搶佔了大量市場份額,進一步壓縮了它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