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力挺的頂流,剛回歸就爆了
更新于:2025-04-21 09:48:11

2018 年,有一部席捲全網的爆款動畫出現——

《工作細胞》。

起先,這部新番一度被打出 9.2 的高分。

各種好評變著花的出現。

動畫中的梗更是在全平臺刷屏。

而且《工作細胞》還達成了一項「壯舉」:

讓央視時隔 14 年再次播出日本動畫。

如今 7 年過去了,這個 IP 以超絕卡司的真人版形式殺了回來。

主演是漫改男神佐藤健與新晉女神永野芽鬱。

兩人也是繼 7 年前的催淚神作《一半,藍色》后再次搭檔。

蘆田愛菜、阿部隆、染谷翔太、深田恭子、仲裡依紗……

配角也是隨便拿出一個名字分量都不輕。

與卡司陣容的豪華程度一般,真人版電影的票房也很漂亮。

去年上映時,連續四周霸榜日本票房冠軍的位置。

魚叔作為原動畫的粉絲,也早早期待這部真人版作品。

如今,新片已上線。

話不多說,咱們這就來看看,細胞君們是如何工作的——

《工作細胞》真人版

はたらく細胞

動畫版《工作細胞》為什麼能吸引人?

沖在最前面的一個答案,就是大大的「萌」字。

這個故事的設定十分新穎——

將咱們的身體擬化為一個巨大的工廠,不同的器官是不同的部門,各類細胞則是在裡面的打工人。

可就在這麼一個全年無休的牛馬世界,畫風卻堪稱清新可愛。

在這個充滿陽光、花草、春風的體內世界中,行走著各式各樣魅力值滿分的細胞。

有活力滿滿的元氣少女紅細胞。

還有外冷內熱的酷哥白細胞。

還有可愛到讓人發瘋,萌到讓人肝顫的血小板。

當然,僅僅萌是不夠的。

畢竟這在日漫中也不新鮮事物。

《工作細胞》中細膩生動的科普內容,也讓人看得十分有趣。

不是有句話常說——

人類的一粒沙,落在細胞身上就是一座山。(好像不是)

對於細胞世界來說,人類的每一次磕磕碰碰都秒變災難大片。

擦傷變成地震;

噴嚏變成火箭發射;

不同病菌化身奇形怪狀的怪物……

每一個生物學知識,都被化作更加貼近觀眾的事物,讓大家能快速 get 到其中的奧妙。

除了這些,《工作細胞》也能稱得上一部熱血番。

每次遇到病痛時,這些細胞們各司其職攜手與細菌、病毒展開一場生死決戰。

看著這些小小的細胞,不顧生死與同伴勇往直前,只為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魚叔都克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

真人版《工作細胞》也將這一條條亮點沿襲了下來。

別的先不說,美術置景上就最大程度還原了動畫的場面。

每個人體內,每天大約有 37 兆 2 千億個細胞在不停工作。

電影也是動用了 7500 名的臨時演員,呈現出咱們體內熱熱鬧鬧的模樣。

演員的造型也是神還原。

永野芽鬱的紅細胞,朝氣滿滿的狀態,時不時犯迷糊的可愛模樣,與動畫如出一轍。

動作擔當的酷哥白細胞,放在「劍客」佐藤健身上就是小菜一碟。

全臉塗白也不會覺得突兀,每天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這味兒不就對了。

「吉祥物」血小板更不用說,一群可愛的小朋友手拉手走到鏡頭面前,心都要化了。

至於科普,魚叔只能說電影腦洞更大。

電影中有一段非常「髒」的情節,假想人要拉肚子時的情況。

代表外肛的身材健碩的壯漢與代表班內肛體形碩大的相撲選手,氣氛緊張地對峙著。

相撲選手奮力向前衝撞,想為後面的「來客」開闢出一條路。

壯漢們則手挽手誓死抵抗。

中間還夾雜著,因為用力血管破裂而要被帶走的紅細胞。

整個場面又混亂又燃。

不少人都被這樣的場面震撼到,雖然內容是很難搬上檯面的下三路。

但這樣擬人化處理,再加上演員信念感極高的演出,竟然出現了一絲「了不起」的味道。

實在厲害。

動畫一共有兩季,原本並沒有一個突出的主線。

電影則用一對父女的故事,將分散的情節串聯了起來,也讓觀眾系統性地感受到身體的運作模式。

人類世界中,日胡(蘆田愛菜 飾)是一名勵志考入醫大的女大學生。

母親在她小時候就因病去世,父親(阿部隆 飾)則努力工作,把她拉扯大。

但父親生活習慣並不好,還需要日胡幫忙打理,並照顧飲食。

同時,日胡也精心維持著自己的身體健康。

所以在她體內,雖然偶有小風波,但總體而言細胞們每天都在陽光快樂地工作著。

體內世界里,主角紅細胞(永野芽鬱飾)是一名剛剛「轉正」的氧氣運輸工。

她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努力將氧氣輸送到身體各處,再將二氧化碳運往肺部排出體外。

因為還是新人,有些路癡的她,總是在身體里迷路。

有時還會被一些邪惡的病菌盯上。

這天日胡的鼻子癢癢的,總是想要打噴嚏。

原因是肺炎鏈球菌在血管內作惡。

雖然很快被剿滅,但有個漏網之魚逃走了。

關鍵時刻,白細胞(佐藤健飾)閃亮登場。

白細胞擁有「遊走」的能力,可以穿越血管壁 .

他敏銳地發現病菌,精準打擊「罪犯」。

最終,白細胞將病菌引到支氣管捕獲,並送到噴嚏一號火箭上,發射到體外。

日胡體內的細胞們,就這樣過著忙碌又充實的日常。

當然,細胞們也不只有永遠結束不了的工作。

在日胡見到心儀的學長時,腎上腺素娛樂秀就會開啟。

伴隨著日胡激動的心情,她體內的細胞就會在腎上腺素、多巴胺、內啡肽的説明下,開啟狂歡。

然而有一天,日胡的身體出現了異常。

她的腿上出現莫名的瘀青,還會流鼻血暈倒。

體內的血小板們也不斷有人失蹤。

原來,是一些原粒細胞發生了病變,導致她罹患了白血病。

日胡父女與她體內的細胞們,都將面臨一場惡戰。

另外,電影中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

將《工作細胞 black》的內容也添加其中。

與陽光健康的《工作細胞》不同,black 版本簡直就是細胞煉獄。

有糟糕的工作環境。

血管中到處都堆著垃圾堆,紅細胞無處下腳。

空氣中還飄散著濃濃的惡臭與濃煙。

有態度惡劣的客戶。

每個細胞都是壞脾氣,稍微晚一點送上氧氣,就要罵罵咧咧。

還有超額的工作量。

隨時隨地就會出現器官受損的危急狀況,細胞們不能有一點懈怠。

如此惡劣的環境,就是日胡父親的身體。

極度不良的生活習慣,讓他體內的細胞每天都過著可怕的生活。

更可怕的,還有紅細胞們的下場。

因為日胡父親熱衷飲酒,他體內總是下著酒精雨。

一不小心攝入酒精的紅細胞就會變得醉醺醺無法工作,只能到肝臟去解酒。

可是日胡父親的肝臟已經完全變成了夜店,排毒的功效已經甚微。

許多紅細胞到這裡,也只是等待生命消耗殆盡。

然後被庫佛氏細胞吃掉作為養分被利用。

看著一位老去的紅細胞被當眾啃食的場景,魚叔心頭一緊。

大家,真的要健康生活啊!

這個 IP 之所以擁有如此長久的吸引力,與它高科普價值分不開關係。

器官與細胞,是構成我們「生命」的基礎。

但實際上,有很多人並不瞭解自己的身體運行原理。

像是我們擦傷後傷口會結血痂,還會發癢。

其實,在血小板止血后,白細胞與紅細胞會在傷口處貼貼,形成二次血栓,來説明外壁細胞進行修復。

很多人都會忍不住摳掉,不僅會延緩傷口癒合,還容易留疤。

除了科普效用之外,《工作細胞》還能深深引起打工人的共情。

仔細想想,這些擬人化的工作細胞們,可不就是現實中打工人的另一種寫照?

不同的細胞認真做好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工作。

這種堅持不懈堅守職責,都是為了維持整個人體的正常運轉。

如同身處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打工人,努力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

所以,《工作細胞》在科普之外,還承載了對打工人的敬意。

整個故事都是在肯定每一個打工人存在的價值。

在電影中,有兩個主要的紅細胞。

一個是日胡體內的女孩紅細胞,一個是日胡父親體內的男孩紅細胞。

他們二人都是初出茅廬的新人,是職場小白的形象。

兩位紅細胞都面臨著深深的挫敗感。

日胡體內的紅細胞,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

可是每當有病毒出現,她永遠都是等待被救的那個角色。

她既不能像輔助 T 細胞那樣,運籌帷幄,指揮一眾細胞各司其職對抗敵人。

更不能如白細胞或殺手 T 細胞那樣,幹著出生入死的精彩刺激的工作。

日胡父親體內的紅細胞,則因為無法改變的現狀而感到深深無奈。

即便自己每天工作到累死,這個身體的狀況也依舊很糟糕。

然而,在一場生命的災難來臨時,他們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職責。

日胡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體內的細胞世界也變得滿目瘡痍。

但這時候,細胞們並沒有放棄這個身體。

而是各司其職,讓這個身體儘快恢復健康。

與此同時,父親也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讓自己健康起來,併為女兒輸血。

獻血之後,父女身體里的兩個紅細胞相遇了。

等待骨髓移植的時間里,日胡接受化療的射線在無差別地殺死她體內的細胞。

殺手 T、巨噬等細胞都在戰鬥中傷亡,紅細胞也因為人手不足供應不上氧氣而感到絕望。

但此時,紅細胞想起白細胞渾身是傷也依舊堅持戰鬥的畫面。

想起他曾經說的一句話:

「我們之所以能戰鬥,都是多虧了你們紅細胞總是為我們運輸氧氣啊」

到最後,就是靠這樣一個個渺小的紅細胞,拼盡全力運送一份份養分,才得以讓日胡的身體重新康復。

想一想,我們大多數人也像紅細胞那樣普通、平凡,並沒有超人般的力量。

然而,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不正是靠著這樣一個個渺小的普通人一點一滴的努力推動的嗎?

漫長的歷史中,人類世界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與重創。

戰爭,疫情,地震,火災……

每一場災難的來臨,的確都會讓人感到絕望。

但最終,依靠每一個小人物的努力,我們還是一次又一次度過了難關。

因此,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堅持不懈努力生活的你,都是了不起的存在!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讚」和「推薦」吧。

助理編輯:旺達的湯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