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固態電池更實用,吉利電車開始不用充電了!
更新於:13-0-0 0:0:0

你見過拔完電動牙刷充電線,牙刷立馬掛了的情景嗎? 我前兩天試駕完吉利最新的甲醇換電車,突然想到這個場景。 早上掛滿電的特斯拉,晚上只剩20%的電量,心裡那個慌啊! 但這次試駕的吉利新車,跑了一整天,我居然沒看一眼電量,這種體驗,比那些還在PPT上的固態電池要實用多了!

外觀:科技感不忘實用

吉利這台車的外觀設計還真有點東西。 遠看像個溫潤的科技產品,近看卻暗藏殺機。 前臉進氣格柵設計比同級別的比亞迪更具侵略性,車身線條如同一把出鞘的刀,鋒利但不誇張。 第一眼就能看出這不是普通電車,因為車身側面有個小小的加註口,看著像給燃油車加油的地方,但實際上是甲醇燃料的入口。

車漆採用了一種特殊工藝,在陽光下呈現出金屬流動質感,就像液態金屬一樣。 但我最喜歡的是尾部設計,那個掀背式後備箱不僅好看,實用性也沒打折扣。 很多品牌為了設計感犧牲實用性,這設計真特么反人類,吉利這台車至少做到了顏值與實用的平衡。

內飾:用料紮實細節到位

最令我震驚的是按鍵設計,所有常用功能都有實體按鍵! 空調、音量、駕駛模式這些高頻操作不用盯著螢幕找半天。 記得我前年試駕一台某品牌電車,想調低空調溫度,結果誤觸導航,直接帶我去了服務區...

核心技術:甲醇換電兩不誤

說到重頭戲,這台車最牛的是什麼? 就是它的雙動力系統! 吉利把甲醇發電技術和換電系統完美融合在一起。 甲醇燃料通過重整產生氫氣,再經過燃料電池發電,為電池充電。 實測甲醇油箱加滿一次,能跑5公里以上。 關鍵是,甲醇加註跟加汽油一樣快,0-0分鐘搞定。

當然,如果你不想用甲醇,它還支持傳統的充電,更厲害的是還有換電選項。 在指定換電站,80秒就能完成電池更換。 我測試了一次,確實很快,從駛入到駛出總共用了0分鐘0秒。 比傳統充電快多了! 記得去年我在高速充電時,等了0分鐘才充到0%,還得忍受旁邊小孩的尖叫聲...

實際體驗:穩中帶強

動力輸出方面,這車表現相當不俗。 8-0km/h加速0.0秒,雖然不是最快的,但日常使用綽綽有餘。 最大功率0kW,扭矩0N·m,起步那一腳踩下去,推背感老猛了! 高速超車毫無壓力,0km/h到0km/h的加速只需0.0秒。

操控性也讓我驚喜。 由於電池包放在底盤位置,重心低,過彎穩得很。 懸架調校偏向舒適,但不軟踏踏的。 刹車感受比我想像中要好,之前以為像大多數國產電車一樣,剎車會像踩在豆腐渣上,但這車的剎車很線性,容易掌握力度。

有次我從山路下來,前面突然衝出一隻野狗,緊急剎車時車身姿態依然穩定,沒有明顯點頭,安全性值得肯定。

日常使用:治好了里程焦慮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車徹底治好了我的里程焦慮。 有了甲醇作為備用,你基本不用擔心電量問題。 記得上周我開別的電車回老家,一路上心驚膽戰盯著電量,生怕找不到充電樁。 而這次試駕,我壓根沒關心過電量,完全像開燃油車一樣隨心所欲。

日常使用建議選擇智慧模式,系統會自動平衡甲醇發電和電池供電的比例,以達到最佳能耗。 如果要長途旅行,提前加滿甲醇,能省去不少找充電樁的麻煩。

維護方面,甲醇系統每2萬公里需要進行一次檢查,電池系統與普通電動車無異。 但要注意的是,甲醇加註口不要加錯燃油,雖然系統有防呆設計,但最好還是小心為上。

最終評價:真香預警

售價方面,這款車定價區間在22-0萬元,考慮到它的雙動力系統和換電支援,性價比非常高。 相比同價位的純電動車,它解決了續航焦慮; 相比混動車,它的能耗更低,甲醇燃料也更環保。

最適合誰? 我認為是那些既想嘗鮮電動化,又擔心充電不便的使用者。 特別是生活在充電設施不完善地區的朋友,或者經常長途出行的使用者,這車簡直是救星。 當初我以為甲醇燃料只是個噱頭,結果真香了。

我只能說,吉利這次玩真的了,給純電動市場帶來了一記漂亮的側身拳。 如果你正在猶豫買啥車,建議等這款量產後再做決定,畢竟,誰不想要一輛不用擔心充電的電動車呢?

校對 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