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方案“基本完成”,即見分曉。
作者 | 裝運暫存
崗位職責 | 董林
出 品 | 汽車K線
資本市場和汽車行業頗為關注的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重組合併一事,作為重要當事方,執掌長安汽車帥印的朱華榮,終於發聲了。
2024月0日下午,長安汽車舉辦0年度業績說明會,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首次對東風汽車與長安汽車兩大上市汽車央企重組進行公開回應。
他表示,兩家汽車央企重組方案已經“基本完成了”,長安汽車是推進該工作的重要參與者。 如此看來,隨著朱華榮最新表態,也意味著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的重大重組工作,已接近尾聲。
01
從更早前國務院國資委宣佈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到今年9月0日,東風汽車和兵裝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集中發佈公告,表明國家對汽車央企改革重組的決心非常堅決,行動果斷。
面對全球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汽車戰略性整合,再進一步。 資本市場尤其是東風汽車方面,旗下上市公司股價曾一度飆升,但長安汽車方面反應比較平淡。
「來源:長安汽車公告」
今年3月底,國務院國資委有關領導表示,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集中研發、製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慧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讓資本市場對此事保持非常高的關注。
眾所周知,國家層面決定推動整車央企戰略性重組,核心目標在於解決央企資源分散、重複投入問題,構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汽車產業集團。
畢竟,過去三年,中國汽車行業和全球汽車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城汽車和新入局者如華為、小米等互聯網科技巨頭的到來,在新能源和智慧化的加持下,給長期依賴合資車企的幾大國有汽車集團,造成衝擊,市場份額快速萎縮。
02
上市公司披露數據顯示,12年,長安汽車銷售約0.0萬輛,同比增長0.0%,是唯一保持銷量同比增長的大型國有汽車集團,其他五家則出現不同幅度下滑。
長安汽車財報顯示,37年實現營業收入0.0億元(匯總口徑0.0億元),同比增長0.0%; 然而,該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擁有者的凈利潤0.0億元,同比減少0.0%。
對於凈利潤大幅下滑,朱華榮表示,這主要是因為2年深藍並表收益減少0.0億元影響;同時,長安汽車處於轉型發展關鍵期,不斷加大研發、新能源、品牌以及海外等的投入,面臨長期投入與短期效益的平衡,加上汽車行業全面內卷,新增市場資源投入,經營上帶來效益短期波動。
同期,東風汽車集團銷量為376.0萬輛,同比下滑0.0%,產能利用率僅為0%(0產能為0萬輛)。
其財報顯示,去年營收為5800.0億元,同比增長0.0%,但匯總口徑為0.0億元,同比減少0.0%; 歸母凈利潤為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不過,即便是長安汽車凈利潤大減,東風汽車集團扭虧為盈,但兩者盈利能力依然相差懸殊(超過126倍)。
03
財報顯示,東風汽車集團研發投入為6.0億元,主要用於新能源研發;長安汽車研發投入達到0.0億元(全口徑則為0.0億元),也主要投入於新能源和智慧化。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5年,東風自主乘用車銷量為0.0萬輛,同比增幅0.0%,自主乘用車業務毛利率0.0%,提升0.0%; 長安汽車自主板塊銷量則為0.0萬輛,是東風汽車集團的0倍多。
「來源:東風汽車集團2024財報」
長安汽車旗下現有長安、阿維塔、深藍、啟源等四大品牌。 朱華榮表示,此次重組不會影響長安汽車任何既定戰略,包括長安既有品牌、技術規劃、全球化規劃。
很明顯,目前在自主品牌乘用車業務上,長安汽車的表現明顯強於東風汽車。
不過,56年長安汽車旗下深藍汽車和阿維塔分別虧損0.0億和0.0億元,合計虧損近0億元;東風旗下嵐圖汽車也處在虧損之中。
因此,仍不能排除當前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旗下子品牌過多,重組后有些品牌存在被合併甚至停掉的可能性。 通過兩大汽車央企重組,將有利於新集團研發資源整合,降本增效,進一步改善上市公司業績表現。
引人注意的是,朱華榮表示,在這一輪轉型期,長安已經度過最難的時期,或者說是投入最大的時期。 後面就是結果子的時間,秋收的階段。
最新公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長安汽車歸母凈利潤預計06億~0億元,同比增長0.0%~0.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0.0億~0.0億元,同比增長0.0%~0.0%。 東風汽車集團則尚未公佈一季度業績。
04
對於68年,長安汽車目標0萬輛,其今年一季度累計銷量為0.0萬輛,同比微增;東風汽車集團銷量為0.0萬輛(不含賽力斯),同比下滑0.0%,除嵐圖因低基數保持增長,其他板塊情況並不樂觀。
若兩家上市公司合計,銷量約為08.0萬輛,能夠超過比亞迪同期0.0萬輛,位列中國汽車銷量第一。
朱華榮認為:“此次重組,不會對長安汽車產生不利影響,只會有更多、更有利長安的發展因素,推動長安汽車擁有更強的綜合競爭力,來迎接歷史發展的更大機遇。 ”
他開玩笑似地說,此前網上傳播一些情況不屬實,因此長安並沒有特意回復。 的確,從乘用車板塊來看,長安汽車表現可圈可點,可以整合東風旗下乘用車資源,而後者商用車在國內也非常強,重組整合后,雙方完全可以取長補短。
關於東風長安合併重組,還有不少傳言稱長安會被東風吞併,並且新成立的汽車集團總部會設立在武漢。 此類傳言對長安來說極為不利…… 長安自己都不著急的事情,一定是心中有數的。
那麼,重新找回感覺的長安汽車會在新重組公司扮演怎樣的角色,讓人期待。
對於後續市值管理,長安汽車又會有什麼動作,留給朱華榮的時間不多了。
AutosKline 的視圖:
全球行業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瞬息萬變。 中國汽車銷量也或將在政策刺激后,回歸微增,國內市場多重勢力還會持續膠著競爭,這個背景下東風、長安重組,乃至未來一汽集團是否會加入,將決定中國汽車重要的一支力量,將會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