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面臨這樣的困擾:血糖總是忽高忽低,卻怎麼也不穩定。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其實,對於血糖控制不好的朋友來說,記住這12個字,或許能夠幫你穩定住血糖水準。
1.“管住嘴”
飲食這件事情是比較複雜的,因為每個人的個人喜好不一樣,因此,對於各類食物的反應也有所差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因此,對於各位“糖友”來說,並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食譜。但即便如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進食中還是應該保持定時、定量的原則,並根據自身具體情況估算每日所需能量,再將這些能量按照比例分配給一日三餐。
同時,我們還需要在飲食上多加控制,盡量少食用含碳量較高的食物。而在進食順序上,建議大家先喝湯,然後適當食用一些素菜與葷菜,最後再攝入主食,這種進食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餐后血糖。
2.“邁開腿”
其實,跟減肥人士一樣,大家若想控制好血糖,除了要注意“管住嘴”外,還應該“邁開腿”。只有做到吃-動結合,才能更好地控制住體內的血糖水準。對於血糖控制效果不好的朋友來說,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但在運動的過程當中,大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運動強度,最好不要在初期進行一些強度過大的運動方式,否則就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
同時,大家還需要在運動時間上多加注意,在這裡,建議大家在餐后1小時再進行運動,這樣既有助於控制體內的血糖水準,又能防止身體出現低血糖的現象。
3.“測血糖”
對於高血糖患者來說,最好養成定期檢測血糖的好習慣,這樣能夠發現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又能夠為後續的調理方案提供參考。
一般來說,監測血糖的時間點主要有三餐前、三餐后的兩小時以及睡覺前。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擇檢測血糖的時間與頻率,在這個過程當中,一旦發現血糖出現了較大的波動,那麼最好引起重視並及時諮詢醫生。
4.“用對葯”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往往需要通過綜合治療的方式來進行改善。因此,在控制飲食與規律運動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合理使用藥物,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改善糖尿病的過程當中,千萬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民間偏方”,最好的方式是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並在醫生的建議與指導下合理服用藥物,這樣才能有效控制體內的血糖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