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任嘉倫、宋祖兒主演的電視劇《無憂渡》正在熱播,這部劇雖然積壓2年,但沒想到,播出之後竟然大熱。
開播當晚最快速度破了6500的站內熱度,4月13日一早更是一口氣破了8000的熱度。
昨晚6集看完,也是好評如潮。
小編在看劇時,發現一件怪事——明明是一部講妖怪吃人的劇,彈幕裡卻飄滿“破防了”“被治癒了”的留言。
人面鴞女妖的利爪下藏著對愛的執念,碧玉梨的毒果裡包裹著容貌焦慮的悲哀,就連捉妖師宣夜的冷臉背後,都藏著半妖身份的自我厭棄。
這哪是聊齋片?分明是給當代人開的“心理診療室”!
妖怪成了“心理醫生”,專治現代焦慮
《無憂渡》最妙的是讓妖怪成了“人性質檢員”。
嫁衣鴞案裡,人面鴞表演口技,尋找合適的喉嚨來吞食,那些圍觀者毫不知情,還在山呼海嘯,彈幕卻刷起“殺豬盤都沒你會釣”。
當宣夜一劍劈開妖霧說出“妖食人血肉,人食妖貪欲”,有網友自嘲:“這不就是熬夜加班換醫保的我們?”
碧玉梨案更是扎心暴擊。
舞姬吞毒果返老還童,七天后暴斃成乾屍,腐敗菌絲舞動的鏡頭讓觀眾直呼“醫美踩雷實錄”。
更絕的是圍觀群眾明知是陷阱,仍搶著要“青春永駐”。彈幕飄過滿屏“容貌焦慮症犯了”,有姑娘哭著發評:“為了瘦臉針借網貸的我,不就是劇中人?”
導演林玉芬用志怪案件作手術刀,剖開現代人的精神膿瘡。
觀眾邊追劇邊自我診斷:“原來我才是那個被慾望餵大的妖。”
人妖共存的晚唐,藏著最溫暖的“情感急診室”。
如果說妖怪是照妖鏡,宣夜和半夏就是亂世里的“心理療愈師”。
半夏被全家當瘋子,卻在宣夜眼中看到信任:“你這雙眼睛,是上天賜的禮物。”
就連反派都帶著救贖感。人面鴞臨死前對半夏哥哥說“我是真的愛過你”,讓彈幕從“嚇死”秒變“哭死”。
難怪有網友感歎:“這年頭妖怪都比前任長情!”
特效里藏著的“心理按摩術”
劇組燒錢都燒在刀刃上,連恐怖鏡頭都透著療愈感。
譬如人面鴞羽毛片片碎裂時,燭光中像下了一場血腥櫻花雨,觀眾邊捂眼邊截圖:“詭異但好美!”
還有擔心半夏看不到路,宣夜召喚過來漫天飛舞的螢火蟲,陪伴半夏走過黑暗的森林,有人感歎:“像在看一場溫暖的電影。”
這種“痛並治癒著”的視覺衝擊,讓觀眾患上“無憂渡後遺症”:削梨前要照三遍鏡子,看見紅燈籠就哆嗦,卻依然忍不住一集接一集追。
正如網友所說:“又怕又想看,像極了愛情!”
觀眾集體“掛號”:在妖怪故事里找自己
開播當晚,社交媒體成了大型問診現場。
社畜在嫁衣鴞案里看到“內捲式猝死”,自發組織“反加班妖怪聯盟”;
學生黨把碧玉梨案剪成“容貌焦慮警示錄”,轉發時配文“與其毒死自己,不如活成妖怪”;
甚至情感博主都用劇中臺詞開導粉絲:“宣夜說‘妖若向善與人何異’,渣男不如妖怪!”
當其他古偶還在玩“三生三世虐戀情深”,《無憂渡》已悄悄升級情感維度。
它用妖怪的偏執照見凡人的貪嗔癡,又用捉妖師的劍為觀眾劈開一條自愈之路。
正如劇中的臺詞:“人心裡的妖,比山林間的更難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