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怎樣預防腦梗?掌握這5個生活習慣,改善腦部供血不足問題!
更新于:2025-04-14 09:29:35

腦梗塞,作為我國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對中老年人群體構成了嚴重威脅。即使倖存下來,其後遺症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預防腦梗塞的關鍵措施在於消除那些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其斑塊形成的因素。這並非僅靠藥物治療就能完全解決的,還需要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採取預防措施,尤其是要做好五項基本工作。

首先,保持合理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日常飲食應注重清淡少鹽、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同時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確保每天攝取足夠的蔬菜和水果量達到一斤半以上。

其次,堅持每日適量運動。每次運動應達到出汗的程度,並持續30至45分鐘。

再者,必須戒煙限酒。堅決避免吸煙,盡量不飲酒;如果飲酒,應限制低度白酒的攝入量不超過二兩。

另外,保持規律的睡眠模式也非常重要。確保每晚獲得7至9小時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最後,定期進行健康體檢,以便及時發現並早期干預健康問題。特別是要重視控制與血管病變密切相關的指標,如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和高尿酸等。

回顧一下自己,這五項關鍵措施你都做到了哪些呢?

此外,由於大腦是人體的活動指揮中心,供血不足可能導致精神不振等癥狀。除了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外,還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促進血液迴圈,提高大腦供血量。這裡為中老年朋友推薦兩種有效的小動作。

第一種是聳肩動作。用力將雙肩向上提起然後緩慢放鬆,重複此動作,每次持續5分鐘,可以在早中晚任何時候進行。這個動作利用頸肩部的肌肉群為頸動脈血流提供動力,有助於加速血液流向大腦,改善腦血管供血。

第二種是空手緊握拳頭的動作。伸展雙手,用力握拳然後鬆開,反覆進行,每次持續3至5分鐘,隨時都可以練習。手指的靈活性是大腦功能健康的體現,而手掌上有許多敏感穴位,受到刺激后能夠向大腦發送信號,增強其調節氣血的功能。

這兩個簡單易行的小動作,隨時隨地都能輕鬆實踐,對於養生保健具有不小的益處,建議中老年人經常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