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奏響“春耕曲”
更新于:2025-04-14 05:07:52

本文轉自:福建日報

張哲昊 丁雲 林伊銘

平潭附近海域上,養殖戶在採收海帶。葉德雄 攝

在平潭君山片區昆湖村,農戶正在搶收馬鈴薯。林君斌 攝

隨著天氣持續轉暖,海島平潭迎來農忙時刻。近日,在位於幸福洋複墾地的500畝鹽鹼地,收割機來回穿梭,一壟壟圓潤飽滿的馬鈴薯從鬆軟的土壤中翻出,平潭綠綠鑫蔬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工人緊隨其後,忙著分揀、搬運,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徐徐展開。

這片地塊曾是典型的重度鹽鹼地,幾乎無法種植糧食。近年來,當地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破題關鍵,通過深溝排鹽、高壟脫鹽、噴灌洗鹽等方式全面降低土壤鹽分,重施有機肥大幅提升土壤肥力,讓鹽鹼地變身良田。

此外,平潭綠綠鑫蔬果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對微噴灌溉系統進行智能化升級,接入遠端控制等功能,實現高效節水灌溉。“現在只需遠端操控設備打開水龍頭,只要60分鐘就能完成整片地塊的灌溉,覆蓋面積近30畝,效率比以往有了極大提升。”合作社負責人陳和好告訴記者,經稱重和測算,這片改良田的馬鈴薯畝產達2500多公斤,與普通地塊不相上下。

緊盯農資供應、保障等環節,平潭積極組織農業科技專家、農技推廣人員、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針對君山片區大中村、昆湖村等村落的耕地,開展春季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服務、開展施肥技術培訓、查看農機使用方式,助力提升糧食產能。

“我們主要督促農資經營戶和農戶做好農資的規範化經營和使用,嚴把農資品質關,確保農戶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業農村局農業處技術推廣科副科長陳斌說,據初步統計,今年預計春收糧食產量可達4000噸,同比增長17.6%。

田裡忙得熱火朝天,海上也沒閑著。連日來,在平潭周邊海域,養殖戶駕駛船隻往來穿梭,開展貝藻類養殖、浮漂更換等海上生產作業,呈現一派“海上春耕”之景。

平潭四面環海,坐擁優質的海域環境,自古以來就是天然漁場,鮑魚、壇紫菜、海帶等優質產品種類繁多。

近年來,平潭通過推廣科學養殖技術、優化品種、加強質量監管等措施,持續推進養殖綜合整治,有效賦能水產品增產增收。去年,當地海水養殖產量達35.54萬噸、漁業總產量50.35萬噸,水產品總產值達70.7億元。

眼下正值海帶採收季,在金井片區華東村附近海域,只要遇上晴好天氣,養殖戶們定會駕船出海,趕緊採收海帶、海帶苗,忙得不亦樂乎。

這一帶海域,風浪小、海水養分充足,是海產養殖的重要區域,所產出的海帶雜質少、品質優,且口感鮮嫩,深受市場喜愛。目前,該村共養殖海帶苗1萬片、海帶25萬條。

作為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村民施美寧一共養殖7000片海帶苗、7000條海帶,每年四五月也是他最忙碌的時候。“我們的海帶養殖區域最遠距離岸邊4000米,水深約15米,這個區域水質清澈、水流暢通,很適合海帶生長,今年開春以來整體收成很不錯,收穫的海帶、海帶苗品質上佳。”望著海上豐收的景象,施美寧咧開了嘴。

解鎖“AI” 智啟教育
解鎖“AI” 智啟教育
2025-04-11 09: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