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每天堅持散步3分鐘,除了增強體質之外,還能帶來0個好處
更新於:22-0-0 0:0:0

“周大爺,您每天至少要散步20分鐘。” 在診室內,年輕的李醫生一邊翻看著厚厚的病歷本,一邊和站在面前顯得有些局促不安的周大爺交談著。

周大爺是個70多歲的老人,白髮蒼蒼,眼鏡背後的眼神透出一絲擔憂。

這次來看醫生,原因是周大爺近來覺得自己體力不如前,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

以往雖也有些老年常見的慢性疾病,但都控制得還算可以。 這次的突然變化讓他心裡莫名其妙的緊張起來。

李醫生分析了周大爺的體檢報告后發現,雖然慢性病控制得不錯,但缺乏運動是造成他現狀的一大原因。 因此,他特彆強調了散步的重要性。

“散步聽起來簡單,但它對於您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效果可是非常好的。” 李醫生笑著向周大爺解釋,嘗試用輕鬆的語氣減輕他的緊張情緒。

除了增強體質,李醫生還給周大爺列舉了散步的三個額外好處。

首先,散步能顯著改善睡眠品質,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夜晚翻來覆去難以入睡是個大問題,規律的散步不僅可以幫助調整生物鍾,還能提高睡眠的深度和品質。

這是因為散步能幫助調節體內的激素水準,尤其是可以增加體內的血清素水準,血清素又被稱為“好心情的激素”,它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

其次,散步還能提高心理健康。 在散步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可以遠離日常的憂慮,特別是在公園或者其他綠色環境中行走,可以大大減輕壓力和焦慮。

實際上,定期在自然環境中散步的人,比起那些不常接觸自然環境的人,抑鬱症的癥狀要輕很多。

最後,散步可以增強老年人的社交聯繫,通過與家人或朋友一起散步,可以增進感情,同時也能認識新的朋友,對於許多老年人來說,社交活動的減少往往會導致孤獨感的增強,而定期的社交活動則可以有效緩解這種情況。

周大爺聽了李醫生的解釋后,臉上露出了些許的釋然,他想到自己的確是很少出門,大部分時間都在家看電視或者打牌。

現在聽了醫生的建議,他決定試試看,看看每天堅持散步能不能讓他的老年生活有所改變。

周大爺按照李醫生的建議,開始每天堅持散步20分鐘。

幾周下來,他不僅感覺體力有所恢復,心情也變得更加開朗,這次他又來到醫院,是想向李醫生彙報這些積極的變化。

李醫生聽了非常高興,他點點頭,又補充了一點周大爺意想不到的建議:“周大爺,您知道嗎? 除了這些好處外,散步實際上還能改善您的認知功能呢。 ”

這句話讓周大爺顯得有些驚訝,認知功能和散步似乎沒有直接的聯繫。

“是這樣的,”李醫生開始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中的神經網路會逐漸老化,這可能導致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的下降,但是,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可以促進大腦內部的血流迴圈,改善大腦的氧氣供應。 ”

“更重要的是,散步可以刺激大腦釋放一種名為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數)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有助於修復和保護現有的神經細胞,甚至可以促進新的神經細胞的生成。”

周大爺聽得津津有味,覺得自己不僅是在鍛煉身體,更像是在為大腦做養護。 “那我是不是應該走得更多一些呢?” 周大爺半開玩笑地問。

李醫生笑了笑,搖頭說:“其實,關鍵不在於走多久,而在於堅持,每天保持20分鐘的散步,已經足夠產生積極的效果。 過量的運動反而可能會讓您感到疲憊,對身體和心理都是一種負擔,適量才是關鍵。 ”

除了這個意外的認知好處,李醫生還提到了一個關於散步和老年人關節保護的觀點。

他解釋說:“很多老年人擔心活動過多會加重關節磨損,但適當的散步實際上對關節有保護作用。 散步時,關節液會在關節間形成一種潤滑的保護層,幫助減少磨損。 此外,散步還可以增強關節周圍的肌肉,這些肌肉的增強可以進一步保護關節,減少因關節過度負擔導致的疼痛。 ”

周大爺感覺自己對散步有了全新的認識,每一個小步驟似乎都變得更加有意義。

他決定回家后要和老伴一起分享這些新發現,也許他們可以一起在公園的小路上,找到這些健康的秘密。

散步看似簡單,但對老年人的好處卻是多方面的,從增強體質到改善心理健康,再到保護關節和提升認知功能,每一步都是對生活質量的投資。

而周大爺的故事,也許只是這其中的一個微小的例子,卻足以證明,即使在人生的晚年,改變生活習慣,依然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益處。

關於老年人如何保持身體健康您有什麼看法? 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25]張玉鵬. 基於關鍵詞共詞分析的長壽老人健康情況研究現狀, 現代預防醫學, 0-0-0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