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長期不工作的生活狀態感到好奇。
就我個人而言,我已經有十年之久未曾正式就職,與正常上班時期相比,兩者之間的差異頗為顯著。
首先,我不再懷有必須完成某事的心態,而是僅當受到壓力或興趣驅動時才有動力。這時,你才能真正理解所謂的內驅力是什麼。
工作時,無論你身處何種情境,到起床時間就必須起床,該完成任務時就得完成,不能隨心所欲,因為你的領導和同事都在催促你要出成果。
特別是我還在工作時是從事工程行業的,每天都在絞盡腦汁以趕上那個deadline……
然而,一旦不再工作,你可能會把一件事一拖再拖,甚至拖延到極點也不足為奇,拖延症在這種情況下變得無比合理,畢竟不用上班,有的是時間,總想著“明天再做吧”。
比如最近我想考取心理諮詢師資格,剛報名時還興奮了兩天,充滿動力,但過了兩周後,就變得無所謂了,書就在面前,看了一眼封面就感覺自己已經學習過了,心滿意足……
其次,整個人的精神狀態變得不再那麼容易煩躁,混雜著懶散和遲緩,似乎有些沉穩,因為終於有時間去思考,而不必急於做出判斷。
例如,工作時遇到突發事件,如水管破裂,最佳做法是關閉水閥,修復並確保供水,然後將排查原因納入工作計劃中。
但如果不在工作狀態,我可能會在關掉水閥後先查找原因,然後再一起修復,反正我是否用水並不重要,只要事情按我所願進行就行。
再者,心態平穩之後,你會本能地不願去爭奪什麼,無所謂的態度會加劇。
在我這段長期不工作的經歷中,我曾兩次創業,結果負債累累,根本原因就是這種無所謂的態度嚴重影響了我的判斷,對於任何事情都持無所謂態度,也導致我對營收損失沒有直接感覺,等到發現問題時,已無力回天。
儘管工作時也有無所謂的心態,但畢竟大家都在看著。
此外,不工作意味著你周圍會出現更多的酒肉朋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工作的人自然能找到同樣不工作的夥伴,而忙於工作的人哪有時間和你交往?你或許覺得自己的視野開闊了,實際上,你只是更接近了遊手好閒的狀態。
工作的時候,沒人會在任何時候找你,找你你也不會去,因為沒有時間和體力。而不工作了,反而有了時間和體力,人也不可能總是閑著,於是不知不覺就會和那些酒肉朋友混在一起。
最後,不工作會使人的整體抗壓能力變弱,退縮心理增強,逃避問題成為常態。
這不得不承認,因為不工作雖然獲得了自由,同時卻也迎來了孤獨,常常孤立無援,壓力一大就容易崩潰,頻繁崩潰使得抗壓能力減弱,遇事退縮和逃避成了家常便飯。
我在第一年不工作的時候還有決心去對抗一些事情,但現在基本上遇到問題就會三思,三思之後往往就會擱置不管……
因此,如果能夠工作就去工作,哪怕退休了也要找個班級上課,哪怕是學習班也好,千萬別長期不工作,人的頹廢是肉眼可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