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商丘的一個小鎮上,陽光灑在街頭巷尾,快遞站裡堆滿了五花八門的包裹,忙碌得像個小集市。就在這熙熙攘攘的場景里,一聲微弱的貓叫,像是從哪個角落偷偷鑽了出來,打破了日常的喧囂。那聲音細得像根針,輕輕刺進了一位小姐姐的耳朵。她愣了一下,心想,這快遞站啥時候還養上貓了?
她叫小雅,二十多歲,懷著孕,走路都小心翼翼。那天她只是來拿個快遞,壓根沒想過會撞上一場“救援行動”。貓叫聲斷斷續續,卻像在喊救命。小雅好奇心上來,順著聲音摸索過去,在一堆亂糟糟的包裹裡,找到了個破舊的紙箱。箱子上戳了幾個小洞,貓叫就是從這兒傳出來的。她湊近一聽,心頭一緊:這不是普通的包裹,裡面裝的是條小生命!
她趕緊找來快遞站的工作人員,想把貓救出來。可工作人員撓撓頭,語氣有點無奈:“這快遞有主兒,我們聯繫過了,人家還沒來。擅自拆了,怕是要賠錢,還得挨投訴。”小雅一聽,急了眼。規矩是規矩,可這貓咪等不了啊!她跑到旁邊的雜貨店,買了根火腿腸,剝開皮,想透過箱子的小洞喂進去。洞口太窄,水送不進去,小貓啃了幾口火腿,舔了舔嘴,眼神里滿是渴。看著它那副可憐樣,小雅心裡跟堵了塊石頭似的。
工作人員嘆了口氣,說收件人遲遲不露面,這貓怕是要在這兒耗到沒氣了。小雅一聽,火氣蹭蹭往上冒。她掏出手機,翻出快遞單上的號碼,親自給收件人打了過去。電話那頭是個男的,語氣冷冰冰:“不要了,退回去吧。”小雅愣住了,追問了幾句,才知道這貓是對方家小孩在網上亂買的,家裡已經養了兩隻貓,壓根沒打算要這隻。她氣得想罵人:不要了就退回去?這是貓,不是件衣服!退回去還得在路上折騰好幾天,這不是要它的命嗎?
她又聯繫賣家,賣家倒也實誠,說了句大實話:“貓寄回去,最快也要三天。加上快遞站沒人領,少說拖個六七天。小貓本來就餓了好幾天,再這麼折騰,活不了。”小雅越聽越心寒。她算了筆賬:小貓從寄出來到被發現,已經在路上熬了三四天,餓得皮包骨了。再來個“長途旅行”,誰能保證它還能喘氣?
小雅站在快遞站門口,盯著那個破紙箱,腦子裡亂成一團。她不是沒想過私自拆箱,可她也知道,這可能會給自己惹麻煩。可要是不管,這小傢伙估計連明天的太陽都見不著了。她深吸一口氣,決定再試試。她又給賣家打了電話,軟磨硬泡,求他們想想辦法。賣家起初死活不同意,說這貓才賣了一百多塊,折騰來折騰去不划算。小雅急了:“錢是小事,命是大啊!”
就在這時候,事情有了轉機。小雅把貓咪的遭遇發到了網上,照片裡那隻蜷縮在箱子裡的小奶貓,眼睛濕漉漉的,像在求救。帖子剛發出去沒多久,就有位外地的小姐姐主動聯繫她,說願意出錢“贖”下這隻貓。一百四十八塊,不多,但對小雅來說,這錢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她趕緊跟賣家協調,賣家終於鬆了口,同意放貓。
小貓被救出來的那一刻,小雅眼眶紅了。她早早準備好了水和貓糧,小傢伙一出箱子,就像餓了好幾輩子,埋頭猛吃,差點把碗都給啃了。可吃得太急,它吐了一地。小雅嚇了一跳,趕緊拿紙巾擦乾淨,心疼得不行。她家住鄉下,附近連個寵物醫院都沒有,她只能先把小貓帶回家,打算第二天帶它去鎮上瞧瞧。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小貓又活蹦亂跳起來,追著她滿屋跑。小雅樂了,心想,這田園貓的命就是硬,跟打不死的小強似的。她給小貓起了個名字,叫“灰灰”,因為它那身灰白相間的毛,像冬天田野里的薄霜。灰灰好像也認准了她,每天跟在她屁股後面,黏得像塊小牛皮糖。小雅看著它,覺得心裡暖乎乎的,像被陽光曬過。
可好景不長。小雅懷孕晚期,身體一天比一天沉,實在沒精力照顧灰灰。她捨不得,卻又不得不給它找個新家。她托朋友聯繫了一位愛貓人士,對方家裡養了好幾隻貓,經驗老道。送走灰灰那天,小雅偷偷抹了把淚,叮囑新主人:“這小傢伙命硬,但你得好好待它。”
回想起這整件事,小雅至今心有餘悸。如果那天她沒聽見那聲貓叫,如果她沒多管這“閒事”,灰灰是不是就只能在箱子裡等死?她不敢往下想。她只知道,那一刻,她選擇了對一條小生命伸出手。而這隻小奶貓,也用它頑強的生命力,給了她一個意想不到的回禮。
這幾天,灰灰在新家適應得不錯。新主人說,它愛曬太陽,喜歡趴在窗臺上,懶洋洋地看街上的行人。小雅聽到這些,笑了。她沒再去打擾灰灰,只是偶爾會想起那個破紙箱,還有箱子里那聲微弱的貓叫。那聲音,像一根細細的線,牽著她,也牽著更多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