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AI+健康管理”:監測血糖=一份個人化食譜?
更新于:2025-04-13 10:01:03

AI浪潮席捲,正給千行百業帶去著變化。當健康管理遇上AI技術,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以糖尿病為例。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監測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環節。過去,監控血糖的普遍做法是紮手指檢測血液,一天要扎好幾次不說,手指的疼痛也給患者帶去極大的痛苦。”

“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方法,把一些穿戴式裝置貼在皮膚上,它可以在每3~5分鐘內自動檢測患者皮下組織黏液的血糖情況,血糖數據還可以傳輸至手機,患者可以看到自己24小時內的血糖數據,在後端的醫生、健康管理師也可以看到血糖波動情況。”

“比方說患者的血糖突然上升,醫生或健康管理師可以在線上瞭解患者的狀態、吃了什麼東西,就可以及時地瞭解哪些食物會使患者的血糖產生明顯的升高。”

4月10日,“533健康管理工程”研討會暨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會健康管理創新專委會(籌)在廣州開幕,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委郭清教授現場闡述了“533健康管理模式”,並在採訪中向記者描繪了上述AI技術賦能健康管理的具體場景。

21世紀的今天,慢性病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健康威脅。在我國,慢性病負擔也十分沉重: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達16.5%,全國有超過1.84億糖尿病人,還有5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即血糖水平高於正常值;有超過3.96億心腦血管病人,大於20歲的成年人中有3/4存在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心腦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性疾病和代謝性疾病已造成90.9%的死亡率。

想要減輕慢病的疾病負擔,就要進行更好的疾病管理,為此,郭清教授首創“533健康管理模式”,具體而言:

“5”指的是5G技術支撐,即建立大數據、穿戴式設備、AI大模型,依靠科技進步,科技賦能健康,創新健康管理模式。

第一個“3”指健康管理學的內涵,即“三早”,早篩查、早評估、早干預。

第二個“3”則指健康管理服務的覆蓋面,即“三全”,全人群、全方位、全週期。

“533健康管理模式”,就是藉助AI、大數據的科技力量,基於患者的個人情況,為其提供連續、動態、即時、個人化的精準健康管理。

比如,在以糖尿病為例的場景中,患者可以根據對血糖數據的實時監測,精準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個人化食譜。

“如果患者發現有些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特別大,就可以換一個替代食物,或者減量,或者調整進食的順序。”郭清教授說。總之,患者可以在這樣的健康管理模式下找到自身血糖變化的規律,從而可以精準地將血糖平穩地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真正地做到“促健康”。

在人口老齡化逐漸加深的當下,我國的數位化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行業正迎來高速發展的機遇,不少生物醫藥企業或互聯網醫療企業紛紛嘗試推出數位化慢病管理服務業務。“533健康管理模式”的提出,對於發展中的數位化慢病管理行業價值幾何?

郭清教授表示,AI技術賦能健康管理,關鍵都是要遵循健康管理的核心內涵和要求,即早篩查、早評估、早干預和全人群、全方位、全週期:“不管使用什麼科技手段,關鍵還是在於‘5’後面的兩個‘3’,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終的效果和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

南方+記者 梅子儀

【作者】 梅子儀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