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逐步“淘汰”的五種花,很多人不知還放屋裡養
更新于:2025-04-13 00:08:15

說起養花,很多人都圖一個清新自然的生活氣息,家裡哪怕只擺上一兩盆綠植,也覺得整個人都舒服不少。但花這東西,和衣服一樣也有“潮流”。有些品種,過去挺受歡迎的,現在卻被冷落了,甚至連花市都開始減少進貨了。

以下五種花已經被逐步“淘汰”,但是很多人不知情,還繼續放在屋裡養。

1. 綠蘿

一提起養花,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綠蘿。那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盆,垂下來的藤蔓綠油油的,視覺效果確實不錯。關鍵是它生命力強,不怕黑、不怕旱,簡直是“懶人福音”。

但現在很多人卻開始慢慢放棄它了,原因其實挺簡單。一方面,綠蘿太常見,視覺上已經審美疲勞;另一方面,養久了容易徒長,一根根蔓拖得長又散,既不利落也不好看。

再說實用性,它不像一些香草植物有驅蟲效果,也不怎麼開花結果,單靠“皮實”已經撐不起熱度了。還有不少人發現,綠蘿根系龐大,一不留神就纏住花盆,移盆麻煩,清理還容易弄得一手泥。

2. 虎皮蘭

虎皮蘭也是那種“見得多、養得久”的代表。耐旱、耐陰、少管也活得好,一直以來都被稱為“辦公室綠植代表”。

但問題也來了,就是太“老氣”。虎皮蘭葉片硬邦邦的,花盆一擺,怎麼看都不夠靈動,特別是大株的品種,看久了還容易有種壓抑感。

而且養得不好的話,它的葉片一歪一斜,整體造型就顯得亂糟糟。很多人懶得修剪或者沒掌握方法,家裡那盆虎皮蘭逐漸變成“野生狀態”,既不規整,也談不上裝飾性。

3. 吊蘭

曾幾何時,吊蘭是陽臺和廚房的標配。長得快、容易繁殖,空氣流通處吊一盆,綠意盎然。但也正因為太容易養,很多人養著養著就沒興趣了。

它的葉片比較細長,下垂之後整體線條比較雜亂,缺乏立體感。如果沒有定期修剪或者清理老葉,很容易看起來毛毛躁躁的。

更尷尬的是,它的裝飾性不強,尤其在一些裝修風格較現代的家庭里,吊蘭根本搭不上調。你放在北歐風的客廳里試試,立馬變“年代感拉滿”。

加上它繁殖速度太快,一年能長出一堆小吊蘭,不養吧覺得可惜,養著又無趣,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乾脆放棄了。

4. 豆瓣綠

說實話,豆瓣綠小巧圓潤,葉片像一個個小湯圓,剛看到的時候確實挺討喜,特別適合放在書桌、窗台這些小空間。

但問題也挺明顯。它的葉色單一、不開花、變化少,放在那兒久了就覺得“呆”。不像多肉那樣有多種顏色,也不像蕨類那樣有姿態的變化,豆瓣綠基本從年頭綠到年尾,動也不動,缺乏互動感。

再說,它雖然耐陰,但特別怕水濕,一不小心就黃葉爛根。看起來省心,實際上細節要求不少。新手容易養死,老手嫌無趣,漸漸就沒啥市場了。

現在花市也少見有人專門去買豆瓣綠,很多店都不進貨了,甚至有些人養著養著乾脆拿去送人了。

5. 金邊瑞香

金邊瑞香是那種“遠看很美,近養很難”的花。它開花時香氣濃烈,在冬末春初那段時間,確實能帶來很大的滿足感。

可一旦過了花期,它就開始變得嬌氣。怕曬、怕旱、怕澇、怕悶,四怕俱全。稍微環境變化大一點,就出現黃葉、落葉、爛根的情況。很多人一年下來就只看它開那幾天花,其餘時間都是在“搶救”狀態。

而且換盆非常講究,動根就容易死,稍不注意就養不活。

如果你家裡也有這些花,不一定非要扔掉,但可以適當做些調整,比如換個更適合的擺放位置、修剪出新的造型,或者乾脆送給真正喜歡它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