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劉學義主演的《念無雙》大結局了,全員離散的悲劇底色,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最後神魔大戰震撼人心,整部劇從頭到尾都在灌輸“善惡共生”“救贖源於自我選擇”的主題。
眉山君成神后在對抗韓女時隕落,韓女作為反派消亡,千麟母親等支線角色也以悲劇收場。最後就是姬譚音和源仲,知黛和棠華 2 對 cp,也無一圓滿。
棠華與知黛這人狐戀的副 cp 讓人觸動頗深,兩人總是在錯誤時間相遇。
韓女死後,知黛老去。曾經白髮蒼蒼的她在重返青春後告訴了棠華她一生的暗戀之路,放下了執念,準備不再追隨棠華。
但兩人在繁華都城相遇後,情愫再次滋生。棠華愛上她了,她卻又老了,不願讓棠華看到她老去的模樣,謊稱遊歷。避而不見。最後抱著棠華的信離世,死在了棠華最愛她的時刻。棠華則重走知黛的暗戀之路,明確 BE。
姬譚音(唐嫣飾)最終為阻止魔君奪舍源仲而犧牲,元神消散後,化為世間萬物(風、雨、自然生靈等)。劇中通過龍伯之口暗示“時間足夠長她會回來”,但未明確展現復活場景。
源仲(劉學義飾)拒絕飛升成神,選擇在竹林孤獨等待百年,保留姬譚音的玉佩作為念想。源仲成了“守望者”,既有悲情色彩,又隱含希望。
這一對實際更偏向開放式結局(OE),而非絕對悲劇。姬譚音神識寄存在蓮花中,源仲用神力溫養等待重生,類似泰和神君沉睡后復甦的設定。
但主 cp 的結局爭議很大,悲觀的觀眾認為主角陰陽相隔、配角全員離散的本質是悲劇。姬譚音消散時的臺詞“我會永遠陪著你”被解讀為精神層面的陪伴,而非實際重逢,犧牲過於慘烈!姬譚音的犧牲體現“神性超越私情”,源仲的等待則象徵凡人對抗宿命的堅韌。
但也有觀眾強調“神女精神永存”,姬譚音化萬物的設定與龍伯的暗示保留了未來重逢的可能性。源仲的等待被視作“時間治癒一切”的伏筆,且原著小說番外明確兩人最終團聚。部分觀眾認為這是“ OE 中的 HE ”。
這劇剛完結,已經有不少網友呼籲唐嫣、劉學義二搭了,部分觀眾因情感衝擊表示“需要解藥”。
不管怎麼說,這部劇還是一部優秀仙俠劇,立意高,內核深厚。蒼生平等,萬物和平共生,匠人精神的理念貫穿始終。“打破仙俠套路”,如神女不以戀愛為核心,而是以蒼生為念。
《念無雙》通過犧牲與守望的平衡,試圖傳遞“精神不滅”的哲思。全員 BE 的爭議源於觀眾對角色命運的不同期待,但官方更傾向將其定義為留有希望的 OE。對此,你怎麼看呢?
( 圖片來源於網路,聯繫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