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細苗條的身材是青年男女的美好希冀,而避免過度肥胖以及體格勻稱也同樣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但由於現代美食太誘人、運動鍛煉太傷神等緣故,稍不注意就會被超重找上門。
於是減肥成為了很多朋友的常年必修課,儘管一直在減肥的路上,卻由於多種因素而屢屢失敗。想要尋求一些捷徑,也往往是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這4個關於減肥的常見謬誤,請您加以明辨,小心上當受騙。
1.飯後吃水果有助於減肥減脂
飯後吃點水果對消化有好處,這是很多人都深信不疑的觀點。的確,在飲食中補充足量的膳食纖維將有利於腸道蠕動和排遺物形態穩定,對腸胃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其減肥減脂的效果卻有待商榷。
我們知道,水果大多具有清冽甘甜的口感,這和其中豐富的果糖、葡萄糖含量有密切關聯。因此,除去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之外,不少水果也同樣是高熱量的高糖食物,如果在已經吃飽的情況下進補,便可能會導致攝入能量超標,反而不利於減肥。
因此,更好的選擇是在飯前吃水果,這有利於提供飽腹感從而減少正餐的主食食用量。
2.睡前喝水易導致發胖
不少朋友覺得睡前喝水會導致身體水腫,從而加重肥胖現象。但事實上,睡前適當的補充水分將有助於身體在夜間進行充分的代謝活動,從而保障夜間的基礎熱量消耗,對減脂反而有一定説明。
但睡前喝水容易導致起夜頻繁,從而影響睡眠品質,因此需要自己把控好分量和時間。
3.吃無糖食品能夠瘦身
雖然減肥的本質是攝入熱量小於供給熱量,但完全無糖、無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構,也並不利於健康減肥的需求。
人體的三大供能物質為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質,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攝入的糖分及碳水太少,就容易導致身體分解蛋白質進行供能,這會導致肌肉密度和細胞強度下降,從而降低基礎代謝速率,延緩減重效果。因此,適度的優質碳水補充是重要且必要的。
4.節食療法能瘦身
很多朋友出於減肥需求,會刻意採用節食法。節食之後或許能夠有較為明顯的體重變化,但這可能並不能長久。因為減肥實際上是一個週期內的綜合表現,禁食一日並不能保障長久的體重減輕。
並且,經常節食還可能會導致膽囊炎、消化道疾病等多種狀況,請警惕。
相較於完全禁食,採取間歇性低熱量飲食或許更為安全和持久,每周可以安排1-2天的低碳水飲食,並且平常在保證飽腹感的前提下,適度減少總的熱量供給,或可取得一定成效。
總之,減肥並非一蹴而就的輕鬆事,想要減輕體重,應當具備打好持久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