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鐳射”,寶山這家工作室智造出“金獎”工匠路!
更新于:2025-04-11 17:56:35

葛俊俊

在寶山區顧村鎮上海機器人產業園區,一批批智慧機器人設備正“整裝待發”,奔赴各大產業一線。而在產業園的核心地帶——湄星路1955號,劉猛軍智能製造工匠創新工作室就坐落於此。這個由“上海工匠”劉猛軍領銜、圍繞“機器人+鐳射”技術不斷突破的團隊,正是“顧村經驗”孕育勞模工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劉猛軍(左二)正在操作其領銜研發的新一代鐳射清洗機器人

他用十年磨一劍

劉猛軍從事智慧製造領域已有十餘年,是“機器人+鐳射”領域的正高級工程師。他不僅是前沿“創新實踐者”,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技佈道者”:作為“上海工匠”“上海工匠大講堂”特聘講師、“大學生生涯規劃導師”,他活躍在產線、講堂與校園,常年奔波於“勞模工匠助企行”“進校園”等活動第一線,將高精尖的工業知識轉化為企業發展力、青年成長力。

2018年,他在上海首坤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牽頭成立了“劉猛軍智慧製造工匠創新工作室”。在他的帶領下,工作室彙聚了一支跨專業、跨年齡、跨領域的技術鐵軍——有鐳射工程師、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機器人工程師,還有專案管理骨幹。他們不僅是高端智能製造的“操刀者”,更是技術創新賽道上的“衝線者”。

技術“焊”出金獎

工作室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是自主研發的非金屬三維切割機器人。這台機器人融合了高能量二氧化碳鐳射與多軸運動控制系統,可實現對非金屬材料的立體裁切,廣泛應用於汽車零配件、白色家電等領域。

相比傳統的模具衝壓工藝,該技術無需複雜昂貴的模具設備,避免了接觸式加工帶來的機械應力與表面毛刺問題,切割精度高、邊緣光滑、無耗材、成本更低——真正實現了柔性化、智能化生產。

這項國際領先、國內首創的技術,不僅入選首批《上海市智能機器人標杆企業及應用場景推薦目錄》,還先後斬獲“第35屆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創新金獎”“第六屆中國國際發明創新展覽會金獎”等多個重磅獎項。如今,團隊已累計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百余項、發明專利10項,成為本土技術成果轉化的“樣板工程”。

“我們特彆強調‘一線帶專案、專案育人才’,做一件事,不是光靠一個人,而是靠一群人。”劉猛軍說,真正的技術傳承要在實操中磨鍊,“發明獎也好、專利也好,背後其實是一群人日夜琢磨、改了一遍又一遍。”

“非公”也能走上

全國技能大賽領獎台

在劉猛軍看來,技術的傳承和人才的培養,和設備研發一樣重要。在工作室內部,他率先推行“傳幫帶”“師帶徒”機制,讓經驗在實戰中流動、沉澱。

2023年全國智慧產線裝調與運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上,工作室兩位青年成員入圍並獲獎,成為全國唯一一支進入決賽並獲獎的非公企業代表隊。“非公也能出冠軍”,這條“從車間到賽場”的路徑,為更多企業點燃了技能人才培養的信心。

劉猛軍的成長並非個例。近年來,寶山區顧村鎮圍繞機器人與智慧製造兩大產業方向,積極培育勞模工匠隊伍。園區企業紛紛設立創新工作室、技能培訓基地,不斷激發職工創新活力,形成了“企業出題,工匠答題”的良性迴圈。

在未來,這支由劉猛軍領銜的團隊還將持續深耕“機器人+激光”賽道,攻堅產業“卡脖子”問題,助力寶山打造更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位造業“智高點”。

(來源:上海寶山)

民宿經濟火熱走俏
民宿經濟火熱走俏
2025-04-08 20: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