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眼中,它就像是馬路上的小強,皮實、耐造、省油還能裝,彷彿是小城市的多面手,鄉鎮間的老朋友。
有時候開著它去趕個早市,買點菜、帶個貨,輕輕鬆鬆,拉一車不費勁。
一邊是口袋裡的錢越來越鼓,一邊是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水漲船高,那些年流行的小車也就逐漸退場了。
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已經不是新聞,但有意思的是,離開中國,並不代表它被市場徹底冷落。
鈴木在日本就沒閑著,最近就在家門口推出了新款Solio,看得出來,它還是想把“小車哲學”玩出花來。
普通版前臉直接來了個“大嘴”,裡面塞了好幾道粗壯的銀條,跟兩邊的大燈融成了一體。
而大燈裡面居然還用了黑化設計,整個看上去有點像穿了墨鏡的街頭潮人,不說嚇人,但很抓眼。
再往下看,三段式下包圍,加大尺寸的導流槽,霧燈也塞進去,風格有點像小型“戰車”,不怒自威。
前臉的格柵變成了直瀑式,銀色的C字裝飾掛兩邊,貫穿燈組不說,營造出分體式的視覺感受,有點“小埃爾法”的味道。
下包圍繼續加碼,導流槽也撐大,邊上加了銀條,整體一看:這小車還挺講究排面。
側面設計上沒搞太多幺蛾子,一條腰線橫著走,車門還是熟悉的側滑式設計,說實話,這種設計在城市開車停車簡直不要太方便。
尤其是老人孩子上下車,不用擔心門一開撞到隔壁車,細節拉滿。
車頂用了黑色塗裝,從視覺上營造出懸浮感,哪怕這車不大,也不顯得“廉價”。
尾部設計也延續了這種方方正正的風格,豎狀尾燈加上中間那一條銀色裝飾,雖說不是真的貫穿燈,但視覺效果營造得很到位。
可儀錶盤的位置居然挪到了中控屏前面,駕駛者往前一看還得習慣一下,剛開始估計不少人會摸不著頭腦。
這種設計,看著挺科幻,但對老習慣的車主來說,就像是把鐘錶掛到了廚房門上,總感覺不對勁。
車載系統也緊跟潮流,支援鈴木Connect Linkage連線,雖說名字有點拗口,但實際就是多了點智慧交互,提升體驗感。
盲點偵測系統、第二代DSBS剎車輔助系統都來了,對行車安全是個不小的提升。
尤其是在城市裡車多人多、停車位少的環境下,這些輔助功能就像是多了一雙眼、一隻手,幫你盯著、護著,開車更踏實。
尤其是對那些通勤族、跑快遞、接送孩子的家庭用戶來說,這車就像一把“日用不刺手的小刀”,用得順手才是真的好。
至於價格嘛,新款Solio在日本售價大概在192.61萬到230.34萬日元,換成人民幣也就是9.5萬到11.4萬之間。
這個價位,說實話,比起動輒十幾二十萬的SUV,那是實打實的“接地氣”。
現在問題來了,這樣一款精打細算又處處講究的小車,真要回到國內,大家還願不願意為它買單?這還真得市場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