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打造旗艦車型,比亞迪和小米的思路完全不同,前者主打舒適牌,後者瘋狂秀性能肌肉。當初小米SU7 Ultra直降30萬上市時,驚歎於雷軍打滿了性價比的人們忍不住替仰望U7發愁,“這可怎麼定價?”一個月後,仰望U7拿出多項業內首創的黑科技上市了,避開了SU7 Ultra的性能賽道,將舒適性卷到了極致。也正因如此,當不少網友看到比SU7 Ultra還貴10萬的起售價時,並不覺得貴了。
在比亞迪造車初期,就萌發了一個念頭——要造一台自己的旗艦轎車。
3月27日,比亞迪旗下最高端的新能源品牌仰望,迎來第三款車仰望U7,比亞迪給這款車的定位是“超級四電旗艦轎車”。多年以前那個夢,今天終於圓了。
發佈會現場,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乘坐一台白色仰望U7,與新車一同登場。他再次回憶起當初那個造車夢,為了造好旗艦車型,比亞迪採購了市面上幾乎所有豪華轎車回來拆解,就連王傳福自己的那台賓士S300,也沒能逃過被拆的命運。面對老闆的豪車,工程師們遲遲不敢動手,最後王傳福拿著車鑰匙在車身狠狠劃了一道傷口,大家才開始拆車。
帶著這樣的狠勁,比亞迪終於把這樣一台豪車造出來了。所謂旗艦車型,就是一個品牌旗下最高端、集合一家車企所有頂尖技術於一身的產品。
這款仰望U7,比亞迪前後投入了數萬人的研發團隊,打磨了三年,才終於成形。
難點在於雲輦-Z量產,這是比亞迪自研的全主動電驅懸架系統統,標誌著新能源汽車底盤進入 "全電控" 時代。在這個平臺上,比亞迪填補了業內在垂向電動化控制的技術空白,這套技術的靈感來自於磁懸浮列車的推進原理,用4個懸浮電機來取代傳統的減振器,並且配合掃描系統可提前獲得路面情況,能夠最大限度地將車輛過減速帶、坑窪路面時產生的顛簸感化解。在官方演示視頻中,仰望U7能夠平穩通過顛簸路面且車身幾乎沒有起伏。
為了更直觀地傳遞U7車的高穩定性,仰望特意請來詠春拳師傅、敦煌飛天舞女擺出平衡性動作,站在車頂,通過減速帶時他們依舊能維持平衡。
這個技術來得並不容易,為了讓雲輦-Z成熟上車,比亞迪開發了近30套整車匹配方案,解決了懸浮電機磨損和熱管理難題。
王傳福透露了一個細節,其實仰望U7早在一年前就可以上市,但是彼時雲輦-Z還沒有完全開發好,為了等雲輦-Z,比亞迪選擇將仰望U7延遲發佈。王傳福當然清楚,搶發高端新能源旗艦級轎車的視窗,錯過就沒有了。但他仍然選擇了等待。
同樣是旗下最旗艦的轎車,比亞迪的產品理念與小米完全不同。小米SU7 Ultra將各項性能參數卷到極致,搭載雙V8s和V6s三電機全輪驅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高達1548馬力,零百加速僅需1.98秒。1500匹是什麼概念?在燃油車領域,只有售價千萬級別的超跑如布加迪、柯尼塞格才能達到。小米把油車時代只有千萬豪車才具備的強大動力,打到了52萬的價格,在SU7 Ultra上市48小時熱銷1.9萬台。大家都感歎,這讓同類型的性能電車還怎麼賣。
比亞迪沒有執著於追尋極速,而是把重點放在了舒適性上。這也是王傳福寧可延遲發佈也要等雲輦-Z能成熟上車的原因。
外觀方面,仰望U7延續了U9的設計語言,前臉採用了三星堆著名的青銅面具元素,配備隱藏式門把手,以及無邊框車門,車身尾部配置電動升降尾翼,空間方面,提供4座與5座兩種佈局。
為了保持外觀線條的流暢性和低風阻,仰望U7沒辦法捨棄隱藏式門把手,但同時也設計了更好玩的開門方式。由於整車搭載了5顆毫米波雷達,所以可以通過輕敲車門任何位置,自動開啟車門。
智慧化方面,仰望U7搭載了天神之眼A方案,支援無圖城市NOA,除了毫米波雷達,還堆了不少貴價硬體,包括3顆雷射雷達、13個高清攝像頭以及12顆超聲波雷達,2顆英偉達Orin-X晶片。
此外,仰望U7還搭載了水準對置發動機,這還是中國車企首次開發出這種發動機。此前,業內主要是保時捷在使用水準對置發動機,堪稱其經典跑車911系列的御用引擎。
用上911同款后,能有效降低仰望U7的重心,保持平穩度。還有四電機驅動的易四方平臺,能爆發出1300匹的動力,百公里加速為2.9秒,最高時速可達270公里/小時。
作為仰望旗下的旗艦轎車,U7自然是堆滿了硬核技術。對於這款車而言,技術不是問題,真正的難題是定價。一個月前雷軍發佈小米SU7 Ultra,相比於預售價直降30萬元,52.99萬就能擁有千萬超跑的性能。
長期關注汽車行業的從業者稱,仰望U7如果儘早發佈,或許可以藉助仰望U8口碑上的成功,但如今小米SU7 Ultra在前,定價就變得很難了。
不過,事實證明,比亞迪用滿滿的硬核黑科技,化解了這個定價難題。當發佈會來到尾聲,最終62.8萬元的起售價砸在螢幕上,幾乎復現了SU7 Ultra的名場面。有網友評論,“求漲回去,不然朋友真買得起。”“壓力給到了後續要發佈的國產豪華新能源車型。”也有一些人疑惑,仰望系列號稱百萬級的品牌,U7價格來到60多萬,“不理解為什麼低那麼多”。一位騰勢Z9GT的車主也覺得這個價格便宜了,如果是這款車先上,他“墊墊腳尖也能買得起”。
提起仰望,它最出圈的一次還是在品牌發佈會上,仰望U8像螃蟹一樣橫著出場,後面跟著U9抖動著跳進舞臺,吸引了一大波關注度。這兩款車帶來的衝擊力太強,讓“易四方”,“雲輦-P”這種不太好記的技術名詞,也能在一定範圍內流傳開來。
作為一台定價109.8萬元的豪車,仰望U8曾以月銷過千的成績,擠進百萬豪車市場的月銷榜前十。不過,後續月銷量逐漸走低,甚至跌破了300台。仰望U9屬於奠定品牌調性的車型,想要走量也很難。而仰望U7作為旗艦轎車,有走量機會,內部渴望它能複製U8的破圈神話,提振仰望銷量。
“仰望U7可能沒法複製仰望U8(的出圈效果)。”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判斷,新能源豪車入局,撕開了傳統豪車市場的口子,“仰望U8發佈時間在2023年,當時還沒有那麼多品牌在做新能源豪車,比亞迪踩准了人們對這個品類的新鮮感”,最重要的是,“當時大多數超豪品牌一般都是造跑車,‘卷’拉風的造型博出位。而仰望U8選擇在越野市場堆技術,避免了同質化競爭。”
到了仰望U7發佈時,市場上已經不乏國產新能源豪車,很難再找到一個沒有競品的空白賽道了。在它之前,仰望U8、問界M9、小米SU7 Ultra是高端化嘗試的成功先例,它們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群。
仰望U8的主要受眾是做實業起家的工廠老闆、年輕一代的企業家,他們偏愛大車,成功路徑也和比亞迪崛起之路相似,彼此聽得懂、有共鳴;問界M9是一輛大型SUV,面向家庭、商務用車場景,車主是一批有錢有閑的中年“花粉”;而小米SU7 Ultra瞄準的是時髦、有經濟實力的年輕人,最重要的是雷軍自帶強大號召力,他是技術人員理想的樣子,每人Auto接觸到的SU7 Ultra車主,大多是一批靠股票實現財富自由的程式師、工程師。
一名仰望銷售告訴每人Auto,他眼中,國產新能源豪車的客戶群和購買BBA的人不太一樣。真正來買仰望的人,臉上看不到痛苦和糾結,“沒有那種想擁有豪車證明身份的慾望”。買得起仰望的客戶看到車都是淡淡的,他們開過豐田陸地巡洋艦、賓士S級。他們已經擁有過傳統豪車,現在買車“不在乎價格,只要自己真正喜歡、有新鮮感的車,更在意情緒價值”。
上市發佈會上,仰望沒有強調U7想要打動的受眾群體,從新車本身的核心賣點來看,它真正瞄準的,是那些事業有成,對出行體驗要求高品質的成功人士。
能不能打動這群人,先來看看競品。仰望U7的競品包括,蔚來ET9、保時捷帕拉梅拉、寶馬7系、奧迪A8L。
仰望做豪車的思路是堆技術配置,除了雲輦-Z,還有天神之眼A智能駕駛,足以與一眾傳統豪華D級車掰一掰手腕。並且,和其他豪車不同,仰望U7提供純電、插混兩個版本,受眾更廣。
一位在汽車市場從業多年的人士稱,仰望U7的定價已足夠有誠意,比起小米SU7 Ultra,U7的技術配置更高,貴一些也合理,也做到了足夠的性價比。他認為U7能説明仰望品牌提振銷量,但恐怕達不到SU7 Ultra的銷售熱度。這兩款車難免被放在一起全方位比較。畢竟瞄準的客戶群都是傳統豪華轎車車主、年輕的新貴群體。小米最大的優勢是雷軍,“他有自己獨特的號召力,特別是在科技新貴的群體中”。
在比亞迪深圳坪山總部,每天都有許多輛仰望U8進進出出,作為高管用車,以及接待重要的來訪嘉賓。仰望已經成為比亞迪的名片。
憑藉極致性價比做到新能源一哥的比亞迪,正在全方位推動品牌高端化進程,仰望U7代表了其衝擊高端化的最新打法和思路,能不能一戰成名,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