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客廳“不要茶幾,改用餐桌”,試過才知道這樣裝有多爽
更新于:2025-04-10 20:03:16

客廳是家裡的黃金區域,這裏承載的非常多。

傳統客廳配置通常為沙發+茶幾+電視,但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餐桌中心化」,客廳不要茶幾改用餐桌。

起初我還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裝,直到嘗試過後才知道,這做法有多爽!

01「餐桌中心化」是什麼?

以餐桌為家庭活動中心的主軸區,讓客廳空間根據不同生活狀態、需求,隨時自由切換。

比如分飾用餐、辦公、閱讀、寫字桌、手工桌,甚至陽臺收下來的衣服順便放在上面,臨時當熨燙桌等等角色。

02 具體有哪些「佈置方案」?

佈置方案一定是靈活的,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在滿足當下日常需求的同時,實現多功能疊加才是最實用且最終極的目的。

①餐桌還是餐桌,位置挪到了沙發前

如果是小戶型,這個方法可太有參考意義了。

因為如此擺放,一來在有限的空間內,任何功能都不缺失;二來實現了功能整合,避免了因傢俱繁多,帶來的壓抑。

網友1:

我家本來因為地方小,無奈將餐桌放到了客廳,結果入住后才發現這樣真的巨爽,尤其是邊吃飯邊看電視,誰懂那種再也不用斜眼兒的爽?

而且該說不說,省了幾個凳子錢。

②讓餐桌“動起來”

簡單點理解,就是餐桌位置不再固定,而是根據需求隨時挪動。

和傳統固定位的餐桌相比,動起來的餐桌無形中增加了好多功能。

此時的餐桌就是一張“備用桌”,可以在上面用餐、喝茶、辦公、學習、繪畫...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的需求,功能都能滿足。

而且,一物多用其實就是化繁為簡的過程,無形中,空間感就會被放大,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並非是小戶型專屬,大戶型這樣布局同樣能帶來很強的實用性。

當然,要滿足這一點,要選相對輕材的餐桌,如木質,像石材太重挪不動就不行。

③連沙發也捨棄了

一般人可能不理解,但是記住一個核心原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用的。

即使不要沙發,餐凳也能就坐休息,沙發也並非是唯一能稍作休息的傢俱。

網友2:

平時下班到家都七點多了,再吃完飯八點多,別說沒時間窩在沙發上了,就是有時間,洗漱完躺在床上豈不更爽?所以在我家客廳是沒有沙發的。

取而代之的是餐桌,然後電視牆也變成了滿牆書櫃,彌補了小房子沒有書房的遺憾,偶爾的客廳休息,餐凳不光能滿足,還坐的端正,有助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03 客廳放餐桌的“優點”

在客廳放置餐桌,這一舉措融合了空間利用的靈活性與生活功能的多樣性,所以,帶來了諸多優點:

①小戶型友好

對於面積有限的小戶型來說,將餐桌融入客廳,這種佈局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減少單獨設立餐廳的需求。

節省出來的地方,不管利用與否,空間感是在的。

②邊看電視邊吃飯

本來的餐桌區域,不管在哪,都不會正對著電視,要想邊吃飯邊看電視,要麼得歪著頭,要麼得給電視上支架。

放在客廳里的餐桌就不一樣了,落座是最舒服的沙發,又正對著電視,能吃爽也能看爽!

③閱讀辦公氛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從高度、還是大小,餐桌的尺寸都與書桌、辦公桌極其雷同,所以,放在黃金位置的餐桌,不由而然的就會滋生閱讀辦公氛圍。

這一點,沒有用過的人還真不一定能體會,但是用過的人,絕對都感同身受。

④帶娃神器

如果你家有孩子,那我建議你一定要試試餐桌放客廳,因為偌大的餐桌,搖身一變就是帶娃神器。

當大人忙於工作時,孩子可以坐在一邊讀書、學習,既是相互陪伴,也是榜樣的力量。

當孩子學習時,大人可以坐旁邊看書,方便講題、輔導,給予孩子“最一手”的陪伴。

因為餐桌的尺寸夠大,周圍又是洄遊動線,所以中間隔開、一分為二變成乒乓球桌也完全夠用。

又或者是對弈、玩具拼裝,反正是孩子喜歡的,寫的、畫的、動的、玩的就一句話:都能滿足!

雖然餐桌還是餐桌,但好像用出了一百種用法,也成了家裡最實用的傢俱。

.04

客廳放餐桌的“缺點”

將餐桌放在客廳中,雖然優點多多,但也會存在一些潛在缺點,比如:

看習慣了客廳三件套配置,突然把相比沙發、電視櫃處於高位的餐桌挪過去,再加上餐椅,會顯得繁雜,可能會比扔掉茶幾,更難讓人接受適應。

然後,要借用沙發充當一排餐椅時,雖然地方夠大,但可能會面臨高度不夠,尤其是女生,坐著夠不著桌上菜的情況。

還有功能區域的混淆,只能一波用完另一波再上,不像傳統兩個區域是互不干涉的。

當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市面上也有多功能型產品應對,如可升降、變形的茶幾、餐桌二合一桌。

收起來時,既是小茶幾、也可以是靈活移動的小邊幾,下面配有輪子,挪動起來也方便。

打開摺疊桌面,迅速轉變為聚會或茶話會的大茶幾。

下面還配了升降桿,平時家裡人少時,升高桌面就是吃飯足矣,親戚朋友來了,桿子升高的同時桌面展開,搖身一變就是大餐桌,人性化和靈活性都非常的高。

雖然客廳放餐桌,在提升空間利用率、實現多功能性、促進家庭交流、以及節省裝修成本等方面都有顯著優點,但是具體適用於自家,還得根據個人的居住習慣、家庭成員的需求以及房屋的實際布局來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