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已經到了開空調的季節。在炎熱的夏季,如果沒有開空調的話,簡直都無法入睡。為了達到製冷效果,大家在開空調的時候,往往都會把門窗關緊。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避免冷氣跑掉,既能夠降低室內溫度,還可以起到省電的效果。
但是,又有人覺得,開空調的時候如果關緊門窗,這樣會導致室內的空氣迴圈不流暢。並且,空調剛開起來的時候,會有一些難聞的味道,實在讓人難受。
夏天開空調的時候,門窗到底要不要關呢?今天一起來聽聽專業人士的分析,聽完才知道,好多人都已經做錯了。下面一起來瞭解一下,越早知道越好。
正確的做法
其實,在開空調之前先關緊門窗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樣的確可以快速讓室內的溫度降下來,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危害。
因為,空調在剛開啟的時候,內部會釋放出大量的污染物。這樣會污染到室內的空氣,空氣中那種難聞的味道,就是具體的表現。
正確的做法,是在開空調之後5分鐘左右,再去關閉門窗。這樣可以讓空氣中的污染物排出去,然後把門窗關起來。這樣可以快速降低室內的溫度,還可以起到省電的效果。
定時開窗通風
雖然關緊門窗可以讓室內更加涼快,並且還可以減少耗電。但是,也要定時開窗通風。
因為空調的工作原理,是把室內的熱量輸出到室外。如果門窗沒有關閉的話,就會形成空氣對流,外面的熱氣會一直跑進室內,這樣就起不到製冷的效果。
但是,關閉門窗的話,會讓室內的空氣流通不順暢,肯定是會降低室內的空氣品質。關閉門窗3個小時左右,室內的空氣就已經變得不新鮮了。如果關閉的時間達到6小時,就會變成空氣污染。長時間生活在這種環境內,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
所以,為了身體健康,最好3個小時左右就打開門窗通風一次。這樣可以給室內換換新鮮空氣,有助於身體健康。
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可能三個小時就起來開窗一次。我們可以在睡覺之前,給窗戶開一道縫隙。這樣就可以緩慢地進行換氣,對室內冷氣的影響也不大。健康、涼爽,還可以省電。
6個使用空調的小竅門
開空調的確可以讓人變得涼快,但是越低的時候看到電費清單,也是會讓人很肉疼的。並且,空調吹久了,容易患上“空調病”。為了避免這些情況,我們要掌握一些使用空調的小竅門。
1、溫度控制在26℃左右
空調的溫度要控制好,並不是越低越好。空調每提高1℃,就可以節省10%的電費。當然,如果溫度開太高,又起不到降溫的效果。溫度最好控制在26℃左右,既可以讓室內變得涼爽,還可以盡量省電。
2、出風口調成上揚
空調的出風口可以選擇“上、下、左、右”,出風口對著人體直接吹,的確很涼爽。但是,吹久了容易著涼,還會出現頭疼的毛病。
空調的出風口,最好調成上揚的角度。因為冷氣會慢慢下沉,這樣可以避免直接對著人體吹,還可以保持涼爽的低溫。並且,這樣還可以減少耗電量。
3、晚上使用睡眠模式
現在很多空調都是智慧的,晚上睡覺的時候,盡量開啟“睡眠模式”。這樣可以讓室內保持一個舒服的恆定溫度,晚上睡著之後,活動減少,熱量就會比較低,不需要太低的室溫。
而開啟睡眠模式,至少可以節省20%的耗電量,還可以避免身體著涼。
4、定期清洗空調濾網
空調濾網,就是用來過濾空氣中的雜質。時間長了之後,空調濾網會積累很多的粉塵。如果長時間不清理的話,吹出來的風都是髒的。
最好,1個月左右清洗一次空調濾網,這樣可以保證空調品質。並且,沒有雜質遮擋,送風更順暢,也可以提高降溫效果,也可以減少耗電。
5、不要頻繁開啟、關閉
在正常運作當中的空調,其實耗電量並不是很大。空調耗電量最大的時間,應該是空調開啟的瞬間。如果經常開啟、關閉,不僅會提高耗電量,而且容易對空調內部造成損害,縮短使用壽命。
如果不小心把空調關閉了,最好等5分鐘左右再開啟,這樣可以對空氣起到保護作用。
總結
空調會讓人體的皮膚變得乾燥,使用空調的時候,盡量把加濕器安排上。同時,也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及時補水,這樣才能在享受空調的同時,減少對身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