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台車的模樣,真是讓人又愛又恨。那個L型的尾燈設計,咋一看還挺招人稀罕,晚上亮起來,老遠就能認出這是誰家的“崽兒”。可你要是想往後備箱裡塞點啥,那就得做好心理準備了。那開口小得跟個郵筒似的,有一回我試著塞個24寸的顯示器進去,硬是擠得滿頭大汗,活脫脫像是硬要把一頭大象塞進冰箱裡,費勁得讓人想笑又笑不出來。
坐進車裡,感覺就更分裂了。駕駛艙裡頭,哪兒摸著都是軟乎乎的,真皮包裹得跟高級沙發似的,實木裝飾透著股低調的奢華,金屬件冰涼涼地握在手裡,質感好得沒話說。方向盤一上手,那滑溜溜又帶點韌性的觸感,簡直像在捏一個剛抹了精油的小嬰兒屁股。可惜啊,樂趣到這兒就打住了。你扭頭瞅瞅那塊中控螢幕,瞬間從雲端跌到谷底。那玩意兒老得像是從上世紀穿越過來的,反應慢得跟烏龜爬坡似的,用起來總有種在操作老古董電腦的錯覺。
更別提啥無線充電了,這麼貴的車居然還得掏根線出來插上,簡直是把人拉回十年前的時光。你說設計師咋想的?難道他們就沒忘帶過充電線,蹲在車裡乾瞪眼的時候?要我說,這細節上的“偷懶”,真是讓人抓狂。
動力這塊兒,更是讓人直撓頭。2.0L自然吸氣發動機搭個CVT變速箱,171馬力聽著還行,可開起來完全不是那回事兒。起步的時候,那感覺就像推著一頭剛睡醒的水牛上坡,慢悠悠地挪著步子。有回我在京港澳高速上想超個車,油門踩到底,等了足足三秒才有點推背感,後頭的大貨車司機估計都快急得跳腳了。這動力,簡直是拖後腿的“豬隊友”,想快都快不起來。
不過呢,開著這車也有舒坦的時候。懸掛調得軟乎乎的,過個減速帶跟沒事兒人似的,車輪底下像是鋪了層棉花糖。隔音也挺給力,跑高速到100公里每小時,車裡安靜得跟圖書館差不多,噪音才68分貝,比我媳婦兒嗓門小多了。可惜方向盤輕得跟沒裝助力似的,轉起來像是拿勺子攪一碗稀湯,完全找不到路感。過彎的時候,車身歪得厲害,開著開著就讓人犯困。要是你是那種喜歡飆車、追風的人,選這車可真是給自己找罪受。
養車這事兒,倒是能讓人鬆口氣。這車保姆級的待遇真不賴,四年或者十萬公里免費保養,隨便哪個先到都行,定期去4S店露個臉就成。官方說5000公里保養一次,可我這人懶散慣了,拖到8000公里才去,車子照樣跑得穩當,一點脾氣沒有。偷偷說個小竅門,油箱60升的容量,加油別加滿,55升就夠了,省得油氣管路壓力太大,油泵也能多活幾年。還有,換擋時輕輕踩一腳剎車,變速箱也能少遭點罪,用得更久。
數據擺在這兒,百公里加速9.8秒,緊急剎車38米,油耗7.8升一公里。跟寶馬3系統、賓士C級比,肯定是差一截,可你瞅瞅這價格,再加上免費保養的福利,性價比還真不低。適合啥人呢?要是你開車就圖個舒舒服服上下班,不care那半秒的加速快感,這車絕對能讓你滿意。可要是你心裡藏著個賽車手的夢,還是趁早換個目標吧,畢竟日子還長,幹嘛委屈自己開一台“催眠車”呢?
聊到這兒,你是不是也好奇,這車到底咋樣?先別急著下結論。想像一下,清晨陽光灑進來,你坐進車裡,軟軟的座椅包著你,窗外車水馬龍,可車裡安靜得像個小世界。發動機的聲音嗡嗡的,不急不躁,帶著你晃晃悠悠地融入早高峰。這感覺,像不像生活裡那些不爭不搶的日子?平淡是真,可也挺暖心。
再說個真事兒,有回我載著老媽去超市,路上她一個勁兒誇這車坐著舒服,顛都不顛,隔音好得連她哼歌我都聽不清。下了車,她還拍拍我的肩,說:“這車靠譜,省心。”那一刻,我忽然覺得,這車雖然跑不快,但能讓家裡人滿意,也挺值。
當然啦,缺點也不是沒有。那螢幕慢得讓人想摔,動力弱得跟不上心跳,這些毛病擺在這兒,誰也別想裝看不見。可生活不就這樣嗎?沒啥是十全十美的,關鍵看你想要啥。想圖省心省錢,這車絕對夠格;想追求激情,那就得另找“物件”了。
現在這車的行情,正是不少人在觀望的時候。轉銷商那兒時不時放出點優惠消息,4S店的銷售員估計也在磨嘴皮子等著你上門。你會咋選呢?是穩穩噹噹收了這份舒適,還是另覓他路追點刺激?答案在你手裡,路在腳下,咱不急著定論,走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