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協總結了巴黎週期的失利的原因,其中包括了老隊員的思想問題、飯圈文化的侵害以及臨近奧運主力陣容的調整。不過3點原因一出瞬間引發了球迷的熱議,認為排協有甩鍋的嫌疑,比如初期解決了隊伍凝聚力問題,所以組隊初期隊伍凝聚力不夠?老隊員的思想出現了問題?
又或者是隊伍受到了嚴重的畸形飯圈文化的滋擾。雖說飯圈文化確實存在,甚至還在世聯賽期間多次出現,但真得會影響到教練的臨場和選人嗎?奧運主力陣容的調整,說白了就是朱婷換下了王雲蕗,王雲蕗通過社媒也解答了落選的原因,她直言“蔡斌沒有選人的權利”。
其實,排協所說的這些問題在巴黎週期是真實存在的。組隊初期又是軍訓,又是多次喊話“我們要團結”,也側面印證了凝聚力不足的問題。但球迷不滿的是,排協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咎於此,絲毫沒有反思自己的一些所作所為,這才是這篇總結讓人心生不滿的原因。
巴黎週期已經過去,中國女排即將迎來全新的洛杉磯奧運週期。對於人才選擇,賴亞文提出了全新的策略,“中國女排要聚焦洛杉磯2028年奧運會,拿出十足的勇氣和魄力,不拘一格選拔鍛煉思想作風過硬、意志品質堅定、敢打敢拼有鬥志、有強烈為國爭光信念的年輕隊員。”
從這段話中,賴亞文提到了2個詞值得回味,一是“不拘一格”,二是“年輕隊員”。俗話說“不拘一格降人才”,那麼是否意味著一些弱隊的球員有機會入選呢?以往我們的球員大多出自於天津、江蘇和山東這些傳統強隊,很少招入雲南、河北、四川這些弱隊的隊員。既然要不拘一格,那麼弱隊的核心也將迎來機會。
其實弱隊中還是有許多不錯的人才,比如四川的繆伊雯,雲南的莊心如,浙江的倪夢潔、曾潔雅等。由於她們身處弱隊,很少能夠參加高水平的對抗,尤其是聯賽分成AB級之後,更是缺乏關注。希望排協能夠多給弱隊的球員一些機會,也許新的“何琦”就此誕生。
“年輕球員”所說的應該是U21或u17的球員們,比如有楊舒茗,黃悅鑫,王奧芊,李若琦,張籽萱等。一支隊伍確實需要有年輕血液,我們常說“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年輕球員的活力和動力是老隊員比較缺乏的。不知道這批年輕球員又會有多少入選呢?
又要“不拘一格”,還要“年輕隊員”,這不僅讓人想起了黃金一代的組隊。當時陳忠和把00年悉尼的奧運陣容全部推倒重組,選用了許多年輕隊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按照目前的趨勢,新週期的女排組建很有可能效仿黃金一代,只保留幾名老將進行過渡,其他位置都選擇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