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車市場的某個角落,一排排格力鈦純電動麵包車靜靜地等待著買家的目光。這些車輛的售價僅為5萬余元,相較於它們初入市場時的官方指導價,價格已大幅跳水10萬元之巨,這一景象不禁令人唏噓。
回想起2016年,董明珠女士以130億鉅資入主珠海銀隆,她的“造車夢”在當時是何等的壯志凌雲。然而,時至今日,這批曾經承載著夢想的車輛,卻在二手車市場上遭遇了無人問津的尷尬。這無不印證了那句老話:跨界並非易事。
這批車輛的庫存壓力之大,從價格的大幅下跌便可見一斑。據瞭解,這些車輛大多是1-2年的准新車,行駛里程普遍不超過2萬公里。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誘人的價格下,它們的銷量依然不盡如人意。甚至有車販子透露,這批車的主要客戶是一些小工廠老闆,他們購買這些車輛主要用於廠區內部的接駁,根本無需上路。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價格跌至5萬元區間後,這批車輛反而展現出了一定的性價比。作為一款純電動車,它們擁有2.7立方左右的載貨空間,能夠輕鬆裝載七八百公斤的貨物。對於小型電商、社區團購配送點或花店等需要短途配送的企業來說,這批車輛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實際測試中,這批車輛在滿電狀態下市區行駛里程約為180公里,雖然略低於官方宣稱的230公里,但對於城市配送來說已經足夠。它們的充電速度也確實如宣傳所說,半小時即可充至80%,這一優勢在磷酸鐵鋰電池面前尤為明顯。
然而,正是由於這批車輛的定位不夠清晰,它們既無法像家用麵包車那樣提供舒適的乘坐體驗,又缺乏專業物流車的耐用性。因此,在經歷了一番波折后,它們意外地成為了工廠內部廠房間物料運輸的“寵兒”。這一轉變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也為它們找到了一個新的市場空間。
格力造車之路的坎坷經歷,無疑為跨界造車提供了深刻的教訓。家電巨頭雖然實力雄厚,但在進入汽車這一全新領域時,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缺乏造車基因、供應鏈體系和銷售管道的成熟度不足,都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董明珠女士的勇氣和決心雖然令人敬佩,但汽車行業的複雜性和專業性卻遠超她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