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路
之前看《甄嬛傳》的時候,一直覺得皇后有時候做事挺不地道的,夏冬春明明一直是堅定的皇后黨,皇后為什麼放任她不懂規矩,被華妃賜一丈紅呢?
原本以前覺得,皇后是嫌棄夏冬春不聰明,不願意讓她投靠,可是後來發現,齊妃的表現跟夏冬春也沒什麼兩樣,都挺蠢的,可是皇后卻一直放任齊妃在自己麾下。
直到再次刷到選秀時太后對皇上說:“皇上要為皇嗣考慮”,這才明白,皇后放任夏冬春走向死路,是有原因的。
皇上登基選秀,新人入宮是頭一遭,皇后需要一個彰顯自己賢德,顯示華妃跋扈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次新人裡有一個貌似純元的甄嬛在,皇后也需要探探新人的底細,這就需要一個探路石。
而在眾多的新人裡,夏冬春的入選實在是一個巧合。
當時皇上已經看了太多的秀女,覺得都不是十分合心意,但太后卻不顧皇上的情緒,直接對皇上說:“未必有十全十美的,皇上要為皇嗣考慮。”
這句話一出來,皇上心裏難免生悶氣,但當著眾人的面,又不好頂撞太后,毀了自己孝順的人設。
恰好此時夏冬春這一排秀女進來,她的架勢十足,是最俗氣的那種張揚和漂亮,所以皇上為了氣氣太后,直接選了一個最俗氣的,也就是夏冬春。
圖片來源於網路
夏冬春的入選看似是皇上喜歡,其實是皇上和太后慪氣的結果,所以皇后明白,在太后和皇上心裡,她壓根就算不上一盤菜,而且選秀時的表現就能知道夏冬春的脾氣一點都不好,拿她來當探路石再好不過。
皇后剛開始很相中夏冬春,她被選中後激動的模樣,讓大家都看到她有多想入宮,這說明她有往上爬的心思,而謝恩時只謝皇上不謝太后、規矩還不得體、上來就得罪教引嬤嬤等等舉動,無不體現出她的蠢笨和情商低。
恰好皇后用人標準就是有弱點,蠢笨並且好控制,皇后自己就是頭腦型人才,她選擇麾下的人,不需要聰明,只需要足夠聽話,聰明的人反而更容易壞事。
在皇后看來,夏冬春很符合這個要求,讓夏冬春聽話太容易了,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小。
只要給點小恩小惠,夏冬春自己就會主動把事情做絕,不給自己留後路,她當著周寧海的面都敢大聲喊皇后娘娘的賞賜比華妃好,一下子把華妃得罪了,皇后正需要這種沒腦子,卻有勇氣往上沖的人。
而且夏冬春家人是包衣佐領,與太后的娘家也是有些關聯的,夏家也天然屬於皇后戰隊,有利益關係在前,皇后更放心去用她。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妙的是,夏冬春和甄嬛有過節,皇后可以利用這點對付甄嬛,借此大做文章,所以皇后專門安排了剪秋去給夏冬春送賞賜,故意向她示好,想著新人請安後,讓夏冬春和甄嬛鬥一鬥,探探甄嬛的虛實。
可惜夏冬春真的太蠢了,做事莽撞過了頭,直接惹惱了華妃,喜提一丈紅下線,皇后之所以沒救她,就是因為發現夏冬春的蠢笨已經超出了她的控制,完全沒達到試探甄嬛的用處。
對於沒有用的人,皇后自然不在意,在她看來,夏冬春的下線甚至比不上福子的死更有價值。
所以說,無論在生活里還是職場中,不要輕易站隊,也不要故意為難地位不如你的人,更不要還沒搞清楚各派系的實力和立場,就著急站隊,不然一旦出事,你站隊的領導,根本不可能管你,過早的加入爭鬥,只會成為各派系之間的犧牲品。
最好的辦法,就是靜觀其變,坐看事態發展,不僅能最大限度地規避自己犯錯,還能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