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吃早餐。可就是因為這個習慣的改變,讓很多人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吃了早餐餓得更快,反而不吃早餐就沒有那麼餓了,這到底是啥原因?
實際上,這種現象並不多見,對於吃早餐容易餓得更快,多是因為人們進食的方式,經過一晚上的機體代謝,本就消耗了大量的熱量與營養。
為此,早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吃早餐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如果經常食用高碳水的美食,包括油條、油餅、肉包子、麵包片、饅頭、花卷、燒餅等等,只能暫時止住饑餓感,還容易升高胰島素水準,讓血糖水準上升得更快。
待機體胰島素調整后,也會餓的更快,這也是為什麼已經出現胰島素功能紊亂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餓得快、吃得多還不覺得有飽腹感的原因。
當然,這並不是建議大家不吃早餐,而是採取正確的方式,要知道吃早餐比不吃早餐要健康許多。
有統計發現,每天吃早餐的人,新陳代謝速度水準比不吃早餐的人快3%~4%。大家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吃健康的早餐有助於控制體重。另有研究發現,與每天都吃早餐的規律群體相比,總是隔三差五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風險會高出27%、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會增加28%、癌症死亡風險增加34%。
那麼,如何吃健康有營養的早餐呢?
首先,一日之計在於晨,身體健康從每天都早餐開始,無不例外建議大家最好在同一個時間段有規律的進食早餐,且一日三餐要合理分配,定時定量進行為宜。
最後,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天天吃早餐要保證營養充足,尤其是一頓豐富有營養的早餐,可以為機體提供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抗氧化成分等等,這就需要大家攝入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奶製品、堅果、瘦肉類、蛋類等,滿足早餐的需求。
相比於只是高碳水化合物的早餐,食物多樣化既能延長飽腹感,還能滿足機體營養需求,如吃粗糧主食、一個雞蛋、一小把堅果,以及焯過水的新鮮蔬菜和適量水果,不就是很好的選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