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種爆炸以其無與倫比的威力和規律性吸引著天文學家的目光——1a型超新星。這類壯觀的天文現象源自白矮星的終極命運,這些恆星殘骸是中等大小恆星核燃料耗盡后的緻密核心,主要由碳構成。
當白矮星的質量達到一個臨界點,即錢德拉塞卡極限(約為太陽品質的1.4倍)時,便會觸發一場毀滅性的核聚變反應。這一過程中釋放的能量之巨大,足以在極短時間內徹底摧毀整顆恆星。而1a型超新星之所以在天文學中佔據重要地位,是因為它們擁有幾乎一致的峰值亮度,如同宇宙中的“標準蠟燭”,幫助科學家測量遙遠的宇宙距離。
這個雙星系統刷新了同類系統中品質最大的記錄,兩顆白矮星的總質量達到了太陽品質的1.56倍,遠遠超過了觸發超新星所需的臨界值。這一發現讓天文學家們興奮不已,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有機會近距離見證這一宇宙奇觀的發生。
“多年來,我們一直期待著在銀河系附近發現一個巨大的雙白矮星系統。當我首次在銀河系邊緣發現這個品質驚人的系統時,我激動不已。”華威大學的博士研究員James Munday說道。
然而,公眾無需為此感到恐慌。研究團隊指出,儘管這個系統距離地球相對較近,但其爆炸至少還要等待230億年,屆時太陽也將耗盡燃料並走向死亡。即使爆炸真的發生,也不會對地球構成直接威脅。
目前,這兩顆白矮星以驚人的速度相互旋轉,僅需14個多小時即可完成一周。在未來數十億年的漫長歲月里,引力波的作用將使它們逐漸靠近,軌道週期急劇縮短至30-40秒。在超新星爆發的前夕,這兩顆恆星將以難以置信的速度相互環繞,直至最終碰撞。
超新星的爆發將經歷一個複雜而壯觀的過程,被稱為“四重引爆”。隨著白矮星質量的不斷增加,其表面首先會發生爆炸,進而引發核心的二次爆炸。這些爆炸將物質向外噴射,與伴星白矮星相撞,最終觸發第三次和第四次爆炸,徹底摧毀兩顆恆星。據估計,這次爆炸釋放的能量將是地球上最強核武器的一千萬億倍。
當這一天數十億年後終於到來時,如果地球仍然存在,那麼這場超新星爆發將在夜空中創造出一個耀眼的天文亮點。它的亮度將超過肉眼可見的幾乎所有天體,甚至可能比滿月亮十倍,比木星最亮時亮上大約20萬倍。這一刻,人類將共同見證宇宙中最壯麗的天文奇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