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芽的堅果有劇毒?
更新于:2025-04-07 19:24:56

邢鄭

說到堅果,絕對是零食中的佼佼者,既健康又好吃,不管是日常還是逢年過節,不少人都會選購一些解饞。然而,網上流傳著不少關於堅果的傳言,例如“減肥不能吃堅果”“吃堅果能溶解血栓”“發芽的堅果都有毒,不能吃”……

那麼,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今天我們來一一解答。

1. 吃堅果會讓人發胖?

堅果好吃,但很多人聽聞堅果熱量很高,因而怕胖不敢吃。事實上,適量吃堅果不僅不會致人發胖,還能減肥。

《美國臨床營養雜誌》上曾經發過一篇關於長期攝入堅果與肥胖之間聯繫的研究,通過試驗發現:在限制卡路里的飲食中添加堅果與體重增加無關,並且體重減輕更大,胰島素敏感性更高。

文獻中也表明,大量食用堅果(尤其是核桃)與降低糖尿病風險有關。因此,可以堅持定期食用(大約每天一次)堅果,作為預防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健康飲食的一部分。另外,也有很多其他國內的研究結果也表明瞭:適當攝入堅果可以降低肥胖風險。

雖然說吃堅果益處多多,但也不能“狂炫”。我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堅果的攝入量為每周吃50g~70g,平均到每天約10g,換算下來大約是7~8個腰果 / 7~8個杏仁 / 7~8個開心果 / 2個碧根果 / 一把半帶殼瓜子 / 1個紙皮核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哪天堅果吃得比較多,當天可以適當減少一點烹調油用量。此外,挑選堅果得注意,盡量選原味堅果,少選奶香味、鹽焗味等風味堅果。

2. 吃堅果能溶解血栓?

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也可以補充蛋白質、鉀、鈣、鋅、維生素E、B族維生素等營養,每周適量吃堅果對健康有益。

有研究顯示,每天攝入24克或28克堅果的人群與從來不吃堅果的人群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低,可降低血脂中總膽固醇、壞膽固醇、甘油三酯的濃度。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吃堅果能溶解血栓,我們也不建議大家靠單一食物來治療疾病。要想治療和清除血栓,還是應去醫院遵醫囑治療。

3. 發芽的堅果都有毒,不能吃?

日常生活中,許多發芽的食物有劇毒(例如土豆),所以人們對於發芽的食物通常會比較警惕,這份飲食安全意識值得稱讚,但其實多數堅果發芽后不僅能吃,營養價值還會大大提升。

堅果發芽後,雖然澱粉含量會下降,但其中的中氨基酸、脂肪酸的含量卻會有所增加。例如,有研究顯示,核桃在發芽過程中,氨基酸會從13.38g/100增加到16.43g/100g,脂肪酸從53.39%增加到57.88%,澱粉會從10.38%減少到6.37%。花生在發芽過程中,水分含量會大幅提高,礦物質含量變化不大,但總氮含量會有所增加,遊離氨基酸和總糖含量也會有所上升。大分子物質減少,人體較容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質含量提高,整體的營養價值是上升的。

此外,堅果大多含有植酸、單寧,它們是某些堅果澀味的主要來源,發芽后的堅果,植酸、單寧含量通常都會有所下降。

不過,大家買到手的堅果大多數都是經過了烘烤加工后熟了的,並不能再繼續發芽了。在此也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自己在家發芽堅果食用,因為發芽所需要的環境是比較潮濕的,對溫度、濕度的要求很高,而這個環境更有利於細菌微生物的繁殖,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增加堅果黴變的可能性,存在一定健康隱患。

4. 吃白果能治糖尿病?

白果又稱銀杏,核內有黃色果仁,味道香甜,可以煮食或炒食,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吃白果能治療糖尿病,而且如果生吃或吃得太多可能會導致中毒。

這是因為白果中含有銀杏毒、氫氰酸、致敏蛋白、銀杏酚酸等有毒成分,生吃或者一次吃得太多會導致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驚厥等癥狀,嚴重會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幼兒生食5~10粒即可引起白果中毒。

如果喜歡吃白果,在食用時應去除種皮和胚芽,再經過水煮后食用。如果煮熟后再進行微波、炒制、烘烤,能對白果中的銀杏毒起到進一步熱解的作用,但同時會破壞白果的營養價值及感官性質。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熟制后的白果可以食用,但也不可過量,安全起見,建議一次別超過10粒。兒童和嬰幼兒尤其要注意,最好別吃。另外,白果的貯藏方式也會影響毒素的含量,建議帶殼在-20℃冷凍保存。

作者:薛慶鑫 註冊營養師

審核: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

張娜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副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