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天宇
3月20日至24日,重慶人民(融僑)小學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主題,組織全校學生開展春季徒步研學實踐活動。
本次活動依託重慶本土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精心設計原創研學路線,將科學探索、人文教育、紅色文化融入課程,讓學生在行走中感悟生命、在體驗中磨礪意志。
徒步研學。人民(融僑)小學供圖
深耕在地文化
打造原創研學路線
本次研學課程以“深耕在地文化”為核心,充分挖掘重慶地域特色,全校學生分赴南山植物園和廣陽島兩大教育基地,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原創定製專屬課程。一、二年級學生走進南山植物園,在熱帶雨林溫室探索植物奧秘,聆聽重慶大轟炸歷史講解,於抗日大轟炸紀念碑前緬懷先烈,厚植愛國情懷;三至五年級學生踏上廣陽島,從地質形成傳說到生態修復實踐,從百竹林“竹文化”品讀到油菜花田科學探秘,學生在自然與人文的交織中感受家鄉魅力。六年級學生則深入南山植物園標本館,開展種子植物研究,參與“膜法春天”集體創作,用藝術記錄生態之美,用行動踐行環保責任。
植物研究。人民(融僑)小學供圖
課程融合多元
賦能核心素養提升
研學課程以“行走的課堂”為載體,構建跨學科課程實踐體系。在科學教育方面,課程設置觀察植物器官結構、探究古法榨油工藝、解析廣陽島地質演變,激發學生探索精神;在人文浸潤方面,學生誦讀竹韻詩詞、繪製自然畫卷、講述重慶大轟炸歷史,傳承文化根脈;在紅色傳承方面,通過“六五大隧道慘案”實景講解、愛國主題宣誓,引導學生銘記歷史,砥礪報國之志。同時,三到六公里的徒步挑戰、團隊協作遊戲、自主午餐管理,培養學生堅韌品格與責任意識。
跨學科課程。人民(融僑)小學供圖
社會意義深遠
踐行新時代育人使命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本次研學課程“沉浸式”的體驗,讓學生理解生態保護的意義,感悟先輩精神的力量,成長為有擔當、有情懷的時代新人。活動全程注重生態文明教育,學生自帶垃圾袋、分類回收廢棄物,用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
跨學科課程。人民(融僑)小學供圖
據介紹,重慶人民(融僑)小學一直堅持深化研學課程建設,“行走的童年”研學課程被評為重慶市第四屆德育品牌,獲評重慶市“立德樹人”優秀案例一等獎;“從歷史走向未來”紅色研學路線被評為“紅岩鑄魂”思政研學精品路線。未來,學校將會持續優化“行走的童年”研學課程,讓更多孩子在行走中遇見更好的自己,讓最美的童年在這片土地上悄然綻放。(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