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的衝擊下,傳統燃油車也是在不斷努力奮起突圍,不管普通品牌還是豪華品牌,也都在想方設法應對新能源的浪潮。其實對部分人來說,燃油車儼然是首選車型,畢竟有著更悠久的歷史及機械素質。是新能源車型無法媲美的。引擎點燃的一瞬間確實能夠讓人心潮澎湃。而在高端燃油SUV這個市場區隔,寶馬的X5顯然是當下的不二之選,尤其國產之後銷量表現非常出色,曾經月銷能夠達到1萬台以上,這對於一輛五六十萬的車型來說確實非常難得。
其實,這代奧迪Q7確實不是一款稱得上成功的車型,尤其是在外觀設計這一塊,似乎和百萬豪車沒有太大的關係,整體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台放大版的奧迪Q5。前臉是家族化設計,大尺寸不規則中網配上熏黑的蜂窩網狀格柵,雖然辨識度很高,不過在氣勢方面顯然不如寶馬X5。兩側大燈組造型也比較常規,並不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其實對於這個級別的車而言,除了硬體實力要優秀之外,氣勢一定要到位。
因為買這個級別車的人並不會太在意幾萬或十幾萬的差價,更重要的是能否帶來足夠的面子,但在這方面,奧迪Q7顯然和寶馬X5存在較大的差距。S line黑武士版車型外觀雖然更加個性時尚,不過也就僅此而已,車身側面也比較常規。原因其實很簡單,現款奧迪Q7車高只有1715mm,要知道這是一輛中大型的SUV,賓士GLC作為中型SUV,車高達到了1714mm,和奧迪Q7差不多。換句話說,兩者放在一塊氣勢方面差距並不大,甚至很多人還會認為賓士GLC更貴一些,這就是奧迪Q7銷量不佳的主要原因。
如果能夠和寶馬X5一樣車高接近1米78,甚至1米8,那麼相信奧迪Q7的表現肯定不會差,再加上終端更加實在的價格,甚至有可能超過寶馬X5。除了車高之外,奧迪Q7其他方面的參數還是比較出色的。車長達到了5077mm,車寬1970mm,軸距2999mm,雖然軸距不如國產加長軸距后的寶馬X5L,畢竟後者達到了3105mm,不過這個級別的車後排肯定是夠用的。來到車內,奧迪Q7的內飾放在燃油車裡還是很有特色的,至少個人更喜歡這套設計語言,相較於寶馬X5,給人的感覺更加溫馨大氣。
車內有三塊螢幕,分別是尺寸8.6英寸的空調控制屏,12.3英寸的全液晶儀錶以及10.1英寸的中控屏。雖然智慧化方面不及新能源車型,不過使用起來也是非常方便,操作的時候很有儀式感。並且在用料方面,奧迪Q7也是肉眼可見的厚道,像真皮木紋飾板、精密的縫線、大量鍍鉻飾條等都一應俱全。這套內飾即便放在幾年後也比較拿得出手,當然這也要根據個人的審美,有的人認為有些老氣。不如當下新能源車那般簡約大氣。
此外,奧迪Q7雖然全系標配了L2級駕駛輔助,並且還標配了Valeo法雷奧雷射雷達,可以實現車輛一些常規的自動泊車、自適應巡航等操作。不過相較於競爭對手寶馬X5能夠選裝高階智駕,奧迪Q7在智駕方面顯然還有待提高,但日常使用對絕大多數用戶來說是綽綽有餘的。至於動力總成,奧迪Q7有兩套可選,入門車型搭載一台2.0T高功率發動機,能爆發出265匹的最大馬力,370牛米的峰值扭矩。參數上看確實還是比較強的,匹配8AT變速箱,零百加速時間6.9秒,而且也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這套2.0T+8AT+四驅的組合,完全不輸寶馬X5的30Li車型。
當然,如果預充足,那麼55TFSI車型顯然是更好的選擇,配備3.0 T V6發動機,最大馬力340匹,峰值扭矩500牛米,破百時間5.9秒,同時配備了48V輕混系統和全時四驅系統。值得一提的是,奧迪Q7即便是入門車型也配備了空氣懸掛,雖然這一配置在高端國產新能源車裡比較常見,但放在以前那可都是百萬豪車才配擁有的。即便是當下的寶馬X5,也只在頂配車型才會配備,價格高達80多萬。這麼一對比,奧迪Q7還是比較實在的。
底盤的話,前後都是多連桿式獨立懸掛。高配車型還擁有全輪轉向系統,因此在多路況駕駛能力方面,奧迪Q7要強於賓士GLE以及寶馬X5L,畢竟在機械素質這一塊,奧迪Q7確實也是同級里的佼佼者。如今越來越多的豪華品牌開始擁抱新能源,真正捨得在機械素質上下功夫的越來越少。而在未來,奧迪Q7很可能也會面臨這樣一個選擇,畢竟汽車發展的趨勢是無法改變的。那麼對於奧迪Q7,你們怎麼看?
校對 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