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發展的早期階段,可拆卸電池是主流。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品牌的經典機型,都允許用戶輕鬆拆卸電池。當時電池技術有限,用戶通過攜帶備用電池,能隨時更換,解決續航問題。
不可拆卸電池的興起
隨著智慧手機興起,蘋果在2007年推出首款不可拆卸電池的iPhone,引領了行業變革。廠商為追求輕薄外觀、更高防水性能和緊湊內部結構,逐漸淘汰可拆卸電池設計。不可拆卸電池使手機後蓋縫隙更小,能更好地與硬體和軟體整合,提升電池性能和續航,還可防止使用者錯誤操作導致的安全問題,同時也有利於廠商控制成本。
可拆卸電池技術的新跡象
近年來,手機換電新科技為可拆卸電池技術的回歸帶來了曙光。2025年CES展上,美國Swippitt公司的Instant Power System(IPS)技術引人注目,僅需2秒就能完成電池更換。通過“手機殼+換電站”模式,用戶在戶外旅行、遊戲等高耗電場景中也能方便補能。此外,蘋果也曝光了模組化可拆卸電池專利,允許用戶根據不同場景靈活調整電池容量。歐盟《新電池法規》也推動著電池技術向長壽命、高環保標準發展,這也為可拆卸電池的回歸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援。
面臨的挑戰
不過,可拆卸電池技術要全面回歸面臨諸多挑戰。如今手機內部結構複雜,改成可拆卸電池設計會增加製造難度,電池連接穩定性、防水防塵等問題也有待解決。同時,消費者對換電模式的接受程度、換電站建設的資金投入及使用成本等問題,都需要時間和市場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