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宋家族為什麼在國內 SUV 市場銷量這麼好?
更新于:2025-03-29 00:44:49

正好週末給我小姨做個回訪,她去年買的宋Plus DM-i,是我大力推薦的。

不對,與其說是大力推薦,不如說是從想買燃油車的想法上,硬生生給掰過來的。

我雖然自己也是比亞迪車主,也了解比亞迪,但我真就沒開過宋,只是對著她家的需求和配置表做的推薦。

這是看我長大的親小姨,所以我其實還是有些忐忑的。

不過回訪效果看起來很好,目前也是開了少半年了,還越過了一個東北的冬天。

總結下她的評價:

缺點在於:外觀設計太過柔和。我小姨是個敢愛敢恨的北方女性,工人退休跨界做瑜伽教師,更喜歡更硬朗的外形。

優點則集中在:駕駛絲滑、安靜、提速快,以及省油上。(注意,上圖中她說“跑滴嗷嗷滴”,是東北話開起來很爽的意思,不是在跑滴滴的意思)。

這個評價其實也是我在勸她買車時,完全有預期的。

優點沒什麼好說的,基本上也是和比亞迪自己對第五代混動系統的主要優勢"快、省、靜、順”完全吻合。

多說說缺點,我找到了當時的聊天記錄。

因為她更喜歡方盒子,我當時把很多友商的產品也拉過來了,有些品牌和我這個迪粉是稱得上不對付的,但她可是我親小姨,當然還是以她為重。

她最後是考慮很久,還是認為外觀不硬朗是可以接受的,選擇了宋Plus DM-i。

外觀本身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這個對她來說算缺點,對其他消費者來說未必如此。

而這樣的選擇歷程反倒是能彰顯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比亞迪宋在這個主流家用SUV市場,可以說站在了局部最優解上。

當時幫她選車,一些迪黑博主我都去交流,讓他們推薦。

  • 一些傳統勢力的插混車,看起來起售報價更便宜,但選擇較高續航的版本,也就是疊加上較大容量的電池後,並沒有價格優勢;
  • 一些新勢力的增程車在虧電時不夠省油,而且她在小城市,要擔心維保問題;
  • 一些合資的插混車,因為價格高一檔,同價位車軸距小一級內部空間更小,內飾配置更是不存在智慧化一說;

不想拉踩,所以這裡不提具體品牌,但如果真是類似的需求去選車,我估計很多買了宋Plus DM-i的消費者會有類似的心路歷程。

比亞迪宋能有這樣的優勢也很好解釋。

比如電池是很貴的東西,不自己搓電池的大廠,在長續航版本下沒有成本優勢,自然也不會有售價優勢。

再比如比亞迪的第五代DM就是奔著虧電時也有高經濟性的問題去的,沒有針對性的提前技術佈局,現在是拿不出同樣能解決這個問題的產品的。

而比亞迪集團在電子領域內的積累甚至比造車的時間都長,在智慧化方面的技術和成本優勢是才啟動智慧化投入的合資品牌很難競爭的。

所以比亞迪宋賣的好,確實可以說是消費者投票的結果,一方面是消費者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東西,另一方面,則是比亞迪多年的鋪墊,把消費者最需要的東西,用最物美價廉的售價給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