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鈣會怎樣?牢記4點放心用
更新于:2025-04-07 11:50:34

一、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一樣嗎?

動脈粥樣硬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其是指血液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入到動脈內膜內形成斑塊,一旦斑塊發生破裂,就會誘發血小板聚集生成血栓。

對於明確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基本上都需要進行藥物控制,而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都是常見的兩大藥物,那這兩種到底有何不同呢?

他汀類藥物是一類藥物的總稱,常用的主要有7種,分別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

這類藥物的作用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能抗炎、保護血管內皮、穩定血管斑塊,預防血栓生成。這類藥物適用於有明確冠心病、心梗、腦梗以及進行了心臟支架/搭橋術后的患者。

阿司匹林則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用藥,可起到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生成的作用。和他汀類藥物一樣,它也適用於有明確冠心病、心梗、腦梗以及進行過心臟手術后的患者。

阿司匹林主要分為普通片和腸溶片兩種,兩者的主要成分是一樣的,但存在製藥工藝上的差別,相比於阿司匹林普通片,阿司匹林腸溶片對胃腸道的刺激更小更溫和。

阿司匹林腸溶片有25毫克、50毫克、100毫克等多種規格,小劑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是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阿司匹林普通片多用來解熱鎮痛,劑量一片可達500毫克。

二、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阿托伐他汀可以一起吃嗎?

臨床上,阿司匹林腸溶片和阿托伐他汀聯合使用的情況十分常見,那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這樣吃呢?答案是否定的。兩者是否需要聯合用藥,取決於患者的實際情況。

一般認為,已經得過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的心血管病患者,需要兩種藥物聯合使用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再次發作。

但對於一些沒有罹患心腦血管病,比如單純的高血脂、高血壓患者,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吃阿司匹林的,只吃他汀類降脂藥即可,尤其是在一些沒有得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想要通過吃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血管的發生,可能面臨出血風險,風險遠大於獲益。

那阿司匹林和他汀一旦服用了,就要長期服用嗎?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他汀類藥物則可以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進展,兩種藥物都需要堅持服用,這樣做才能起到較好的預防腦梗死發作以及血栓生成的作用,讓效果實現最大化。

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及他汀,這4點要注意

在服用藥物期間,要注意做好這幾件事,避免不當的服藥方式給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

1、合理選擇藥物

他汀類藥物的種類有很多,如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議優先選擇阿托伐他汀、高齡老年人建議優先選擇瑞舒伐他汀、肌肉疼痛/血糖較高的人群可考慮服用普伐他汀等;而阿司匹林建議選擇100mg左右低劑量的腸溶片,可減輕藥物的不良反應。

2、注意服藥時間

他汀類藥物可分為短效和長效兩種,前者包括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一般建議在晚餐后或睡前服用;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則屬於長效藥,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點服用即可。阿司匹林腸溶片則建議在飯後服用,這樣做可避免損傷胃粘膜。

3、監測不良反應

服用他汀類藥物要注意定期檢測肝功能、肌酸激酶值、血糖,一旦發現指標異常升高,要及時就醫處理;服用阿司匹林則要關注身體的出血情況,有異常的皮下出血、牙齦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要及時就醫檢查。

4、定期檢查血脂

阿司匹林是否有效難以通過臨床指標來評判,但他汀類藥物可通過檢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來監測療效。一般建議已經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下降到1.8mmol/L以下。

無論是他汀類藥物還是阿司匹林,都是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常用藥物,但要注意日常不能盲目服藥,用藥前要有專業醫生指導。